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离婚诉讼中无房女性利益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22:10

  本文关键词:离婚诉讼中无房女性利益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无房 离婚女性 立法现状 完善


【摘要】:新中国成立伊始,为了巩固新生政权,稳定社会动荡,弥补法制残缺,国家的上层领导人迫切需要制定各个部门法律。在这样的现实状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出现。由此可以看出,相比刑法、行政法等法律部门而言,当时的社会更需要的是《婚姻法》。因为中国人民刚刚从动荡的旧社会中被解救出来,此时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还比较紧张,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特殊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即婚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当务之急,这对稳定民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国初期制定的1950年《婚姻法》在当时社会关系简单、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期对于调整特殊群体之间(婚姻家庭成员之间)紧张的社会关系曾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不能否认。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婚姻家庭领域,1950年《婚姻法》已不能再继续发挥作用,随后1980年《婚姻法》出台。落后的1950年《婚姻法》因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协调而被废止。目前为止,,未曾对1980年《婚姻法》作过颠覆性的修改,都是在其基础上的小修和微调。可以说,所有对1980年《婚姻法》作出的修改都没有违背立法者制定法律之初保护弱者,向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儿童、老人等群体倾斜的本意。后来出台的两部婚姻法司法解释也都尽量作出符合立法者初衷的解释,然而,直到《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引起了学界乃至社会舆论的一片哗然。因为该司法解释突破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面有很多规定的制定都没有结合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比如一方(中国特殊国情、特有传统决定了一般为男方)所购房屋,所有权仅属于自己,女方不再有从中获取法定利益的可能。尤其是当今社会,房价日益上涨,加之我国“随夫”的封建传统,女方满载嫁妆嫁入男方,而且还在共生活期间操持家务、养老育幼,甘为男方的贤内助,可以说是作出了很大牺牲和贡献的。经过多年的共同生活,女方带来的嫁妆已耗尽,牺牲和贡献也已作出了很多,然而此时法律却认为,离婚时房屋产权归于男方。可是,我国的社会基础并不同于西方国家,男女之间的地位并不像西方国家一样的平等,所以看似公平公正的法律规定却与我国的特殊国情背道而驰。 出台新司法解释的目的是对法律条文的模糊规定作出明确解读,减少司法实践的困惑。由于《婚姻法》对倾向于保护弱者的规定太过原则性和富有自由裁量性,导致在司法实践中极易事与愿违,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婚姻法司法解释(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婚姻法司法解释(二)》对此作出了进一步解答,而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出现了房价上涨等新的社会问题,《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然而它当中的有些规定①却偏离立法者保护弱者的初衷越来越远,扭曲了立法目的。它没有充分考虑到女性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与隐性牺牲。西化了的法律条文则认定房产谁买是谁的。那么可想而知,离婚女性的地位岌岌可危。忽视中国特殊国情而作出的司法解释势必会在司法实践中出现问题。女性在离婚时,很容易受到财产方面的损害。 本文把离婚诉讼中无房女性利益的法律保护问题的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等;第二部分介绍了离婚诉讼中女性无房的现状及原因,主要从我国的购房传统和女性的特殊职责层面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离婚诉讼中无房女性利益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房屋分割与分配制度的缺陷、经济帮助规定的缺陷、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缺陷以及按揭房屋规定的缺陷等层面对立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介绍了离婚诉讼中无房女性利益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主要从房屋分割与分配制度的完善、经济帮助请求权制度的完善、明确离婚居住权制度的完善等层面提出了笔者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无房 离婚女性 立法现状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引言11-15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1.1 研究目的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3-15
  • 1.3.1 研究方法13-14
  • 1.3.2 本文创新点14-15
  • 2 离婚诉讼中女性无房的现状及原因15-18
  • 2.1 离婚诉讼中女性无房的现状15-16
  • 2.2 离婚诉讼中女性无房现象增多的原因16-18
  • 2.2.1 “男方买房、女方陪送”的文化传统16-17
  • 2.2.2 女性负责养老育幼的文化传统17
  • 2.2.3 女性自我意识不强17-18
  • 3 我国离婚诉讼中无房女性利益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8-28
  • 3.1 我国离婚诉讼中无房女性利益保护的立法现状18-21
  • 3.1.1 经济帮助权19
  • 3.1.2 按揭房屋的补偿19-20
  • 3.1.3 离婚损害赔偿20-21
  • 3.2 立法存在的问题21-28
  • 3.2.1 按揭房屋规定的缺陷21-24
  • 3.2.2 房屋分割与分配制度的缺陷24-25
  • 3.2.3 经济帮助规定的缺陷25-26
  • 3.2.4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缺陷26-28
  • 4 离婚诉讼中无房女性利益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28-35
  • 4.1 完善房屋分割与分配制度28-30
  • 4.1.1 完善按揭房的归属问题28-29
  • 4.1.2 完善父母赠与房屋的归属问题29-30
  • 4.2 完善经济帮助请求权制度30-32
  • 4.2.1 准确界定生活困难30-31
  • 4.2.2 明确扶养的条件和顺序31
  • 4.2.3 准确界定适当帮助31
  • 4.2.4 明确住房帮助方式的适用31-32
  • 4.3 明确离婚居住权制度32-35
  • 4.3.1 限定居住权适用条件32-33
  • 4.3.2 完善女性住房保障制度33
  • 4.3.3 增强女性维权意识33-35
  •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38
  • 后记38-3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臻;;婚姻与财产——解读《婚姻法司法解释三》[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徐振华;;人力资本婚姻归属论[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Z1期

3 赵晓力;;中国家庭资本主义化的号角[J];文化纵横;2011年01期

4 强世功;;司法能动下的中国家庭——从最高法院关于《婚姻法》的司法解释谈起[J];文化纵横;2011年01期

5 张永英;;“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专家研讨会观点撮要[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01期

6 吴晓芳;;当前婚姻家庭案件的疑难问题探析[J];人民司法;2010年01期

7 宋豫;陈鸣;;我国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J];法学杂志;2008年03期

8 沈岿;;司法解释的“民主化”和最高法院的政治功能[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9 申卫星;;从《物权法》看物权登记制度[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薛宁兰;法定夫妻财产制立法模式与类型选择[J];法学杂志;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荟;当代中国婚姻法与婚姻家庭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江南;中越跨境民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蒋梅;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妇女权益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魏丽丽;人权视角下的中国妇女住房权保障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李梅娟;我国离婚诉讼中关于房产分割的法律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高明;论离婚诉讼中的房屋分割[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77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877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6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