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身份关系的现代性回归——杨立新教授亲属法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15:12

  本文关键词:身份关系的现代性回归——杨立新教授亲属法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杨立新教授 亲属法思想 身份关系


【摘要】:著名民法学家杨立新教授是当代中国研究亲属法最卓有成效的学者之一,其亲属法研究生涯已逾30年,引领和见证了中国亲属法理论的现代化。杨立新教授倡导对身份关系的现代解读的指导思想为中国亲属法理论研究的腾飞提供了正确的指引,其亲属法学术思想主要包括亲属法理论体系、亲属法一般理论、婚姻法律关系、亲子法律关系、亲属法律关系、亲属财产法律关系、中国民法典亲属法编的起草思路与总体构想等方面。杨立新教授几乎对亲属法领域中的大多数问题都做了深入创新的研究,不少领域的研究和课题都处在领先地位,其中大部分的观点已经被国内学界奉为权威和经典,并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亲属法理论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杨立新教授 亲属法思想 身份关系
【分类号】:D923.9
【正文快照】: 杨立新教授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亲属法最卓有成效的学者之一。作为当代中国著名的民法学家,杨立新教授视野宏大开阔,研究领域宽泛,视角独特深刻。在30年的法学理论研究生涯中,杨立新教授除对侵权法、人格权法、民法总论、债权法、物权法等热门民法理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立新;论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J];法学;2002年07期

2 杨立新;论亲属法律行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杨立新;袁雪石;;论身份权请求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杨立新,袁雪石;论人格权请求权[J];法学研究;2003年06期

5 杨立新,张莉;连体人的法律人格及其权利冲突协调[J];法学研究;2005年05期

6 杨立新;论侵权行为一般化和类型化及其我国侵权行为法立法模式选择[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燕;试论第三人侵害夫妻身份权的损害赔偿——兼评我国婚姻法离婚过错赔偿制度[J];浙江学刊;2001年04期

2 行燕舞;论反不正当竞争请求权——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刘国涛;死者生前人格利益民法保护的法理基础——读《死者生前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后的再思考[J];比较法研究;2004年04期

4 郑艳艳;;关于中国现行侵权行为法立法的几点建议[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伍玉功,尹海文;完善我国配偶权立法的法律思考[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刘昕杰;;商事人格权独立理论反拨[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7 周鸿燕;完善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立法构想[J];重庆商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8 李莉莎;完善我国配偶权及其民法保护制度的法律构想[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庞喜增;;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10 张竞芳;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探讨[J];当代法学;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丽燕;;试论第三人侵害夫妻身份权的损害赔偿——兼评我国婚姻法离婚过错赔偿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由强;当代中国婚姻法治的变迁(1949—2003)[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翁静晶;论中国死者名誉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李汉昌;诉讼标的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郑永宽;人格权概念解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张术麟;企业商业标记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陈斯;论不正当竞争之司法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杨代雄;德国古典私权一般理论及其对民法体系构造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福友;侵权行为法价值论[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梦春;宣告死亡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2 国淑霞;论惩罚性赔偿制度[D];吉林大学;2004年

3 高飞;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王春晨;信息社会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吉林大学;2004年

5 肖楠;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6 袁博;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7 姚劲华;精神损害赔偿范围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冯希艳;隐私权法律探析[D];山东大学;2006年

9 王海燕;论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构建[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曹巍;人格权民法保护若干问题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骏驹,刘卉;论法律人格内涵的变迁和人格权的发展——从民法中的人出发[J];法学评论;2002年01期

2 杨立新,袁雪石;论人格权请求权[J];法学研究;2003年06期

3 李大平,张大伟;也谈物上请求权——质疑物上请求权独立于侵权行为法的必要性[J];前沿;2002年05期

4 李霞;民法亲属编三题[J];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08期

5 李莉;身份权若干问题新探[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03期

6 王克金;权利冲突论——一个法律实证主义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2期

7 杨立新,曹艳春;论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体系及其内部关系[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王利明;中国民法典的体系[J];现代法学;2001年04期

9 江伟,王景琦;WTO协议与中国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J];中国法学;2001年01期

10 宁金成,田土城;民法上之损害研究[J];中国法学;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901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901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5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