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主流化理念与我国反家暴立法
本文关键词:社会性别主流化理念与我国反家暴立法
【摘要】:社会性别主流化是联合国推动性别平等、性别公正的主要战略,强调国家立法和政府决策应遵循社会性别平等理念;社会性别主流化追求"性别平等"是对传统"男女平等"的提升,是男女平等的实现保障;社会性别主流化理念在我国反家暴立法中已有初步尝试,并面临诸多障碍;应继续坚持社会性别主流化理念,立足社会性别平等立场,检视现行反家暴法律规范,正视女性的弱势地位,推动我国反家暴立法进程。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 社会性别主流化 家庭暴力 反家暴 立法
【基金】:西南政法大学重大科研项目《中国内地与港澳台防治家庭暴力立法与实践研究》(2010-XZZD01)
【分类号】:C913.1;D923.9
【正文快照】: 社会性别(Gender)是现代女权理论的核心概念,以人们所熟知的生物特征为标志的“生理性别”为基础,以社会性方式构建出来的现实社会性差异和社会性关系。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妇女解放运动席卷全球,西方女权主义、女性主义法学的勃兴,社会性别视角、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在法律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苇;冉启玉;;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国婚姻家庭法六十年[J];河北法学;2009年08期
2 吉朝珑;;家庭暴力受虐妇女庇护研究[J];河北法学;2009年09期
3 夏敏;;性别视角下的司法正义[J];中国审判;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庆畅;“人身保护令”接连出鞘[N];人民日报;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颖;;生态女权主义略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2 纪芳芳;当代女性诗歌中母女关系主题的书写与流变——以舒婷、翟永明、尹丽川的诗歌为例[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3 谷英姿;刘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文学阐释[J];长白学刊;2005年06期
4 袁三英;;解构与建构:既定性别关系社会文化模式的“破”与“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彭玉凌;;论性别平等的宪法保护[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曾胜;;女性、身体和艺术——电影《钢琴课》与《女钢琴师》的比较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童永生;王驰;;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批评[J];巢湖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张华;;女性:吸引读者眼球的风景——从《得意志·秀场》和《我情我愫》栏目说开去[J];昌吉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朱姗姗;;关于几种女权主义主张的解放路径[J];研究生法学;2006年03期
10 杨玉珍;;论后现代主义对女性主义的冲击[J];湘南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秦美珠;;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历程、理论特征及其意义[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2 韩敏;;少女的爱欲与成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少女成长电影研究[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3 李庚;;电视剧中的性别符号体系解析[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梅;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妇女权益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建玫;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樊篱[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吴芳;西方男性学者视角下的女性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敬;变革与模仿:试论中国当代女性电影的审美创新及其社会意义(1978-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蔡俊;超越生态印第安:论露易丝·厄德里克小说中的自然主题[D];南京大学;2011年
9 禹旭才;社会性别视角下的高校女教师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马玲丽;走向日常生活的诗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君;论德拉布尔笔下现代知识女性的困境与理想追求[D];江南大学;2010年
2 曾捍民;夫妻共同债务制度之立法与司法实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谷青;当代西方女性主义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项婷婷;《性的政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坑娟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阈下的“身体写作”[D];燕山大学;2010年
6 李娜;西夏妇女社会地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满小静;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岳露;中国当代女性诗歌对西方女性主义的参照与疏离[D];山东大学;2011年
9 周宁平;基督徒性别意识的形塑与宣传[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屈婵媛;西苏“身体写作”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莉;对我国夫妻财产制的探讨[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2 陈苇,谢京杰;论“儿童最大利益优先原则”在我国的确立——兼论《婚姻法》等相关法律的不足及其完善[J];法商研究;2005年05期
3 刘晓梅;;英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实践及其启示[J];法学杂志;2006年03期
4 夏吟兰;;对离婚率上升的社会成本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5 陈苇;论我国婚姻无效与撤销制度的完善[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陈苇;婚姻法修改及其完善[J];现代法学;2003年04期
7 陈苇;建立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J];现代法学;1998年06期
8 巫昌祯;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J];北京政法学院学报;1979年01期
9 巫昌祯;中国婚姻家庭法学四十年(上)[J];政法论坛;1989年04期
10 杨大文;刘素萍;龙翼飞;;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婚姻家庭制度[J];中国法学;198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凤莲;关于家庭暴力立法的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李明舜;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的几点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郝婷,潘t,
本文编号:917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917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