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亲权行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15:14
本文关键词: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亲权行使研究
【摘要】: 本文基于保护子女利益的理念,通过对亲权制度的分析与研究,在比较法层面上考察了离婚父母如何行使亲权制度的规定,并且从一般理论上梳理了子女最佳利益在实践中是以怎样的标准以保护子女的,并对我国相关立法的不足作出分析与建议。 除前言和本文的写作说明外,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论述亲权制度,着重考察亲权的基本概念,以及亲权的性质,并在现代亲权观念下,对亲权的内涵予以描述;本章最后针对我国现行规范进行分析,提出应在我国民事法律中设立亲权制度。 第二章阐述了离婚后父母亲权的行使,主要是以比较法层面进行考察,介绍了包括德国、瑞士、日本、美国等国相关的立法,通过比较各国立法,认为德国式的立法对我国有较多的借鉴意义;随后经过对我国相关的立法沿革进行分析,本章最后提出若干完善我国离婚后亲权制度的建议。 第三章对决定未成年子女亲权行使人的依据进行了讨论,本章的核心在于分析子女最佳利益是如何在实践中被细化,在适用上应该辅助怎样的标准,以实现子女的最大利益。随后在考察没有担任亲权行使方的父母的权利义务时,结合我国现行立法,对探视权与抚养权进行分析。 结论部分总结提出了对我国立法上亲权行使的建议。认为我国应通过制度上的设计,才能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即在婚姻法与亲属法上,应当从一般的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向儿童最大利益转变,解决离婚问题时,应充分考虑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保护。
【关键词】:亲权 亲权行使 子女最佳利益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前言9-12
- 一、研究动机9-11
- 二、研究范围与方法11-12
- 第一章 亲权制度概述12-27
- 第一节 亲权的基本概念12-16
- 一、亲权的定义12-13
- 二、亲权的发展13-16
- 第二节 亲权的属性16-19
- 一、亲权的权利性与义务性17-18
- 二、亲权的递减性与子女意思尊重18
- 三、亲权的社会性与国家监督与援助责任18-19
- 第三节 亲权的内容19-23
- 一、人身照护19-21
- 二、财产照护21-23
- 第四节 我国法上亲权规定的分析23-27
- 第二章 离婚后父母亲权法律规范的比较分析27-42
- 第一节 国外相关立法27-37
- 一、德国民法相关立法27-29
- 二、瑞士民法相关立法29-30
- 三、日本民法相关立法30-37
- 第二节 我国相关立法沿革37-42
- 一、我国清末民国立法37-39
- 二、我国现行立法离婚后亲权相关规定缺失分析及建议39-42
- 第三章 决定未成年子女亲权行使人的依据42-55
- 第一节 子女最佳利益原则42-43
- 一、子女最佳利益的意义42
- 二、子女最佳利益原则的困境42-43
- 第二节 决定亲权行使人的其它标准43-48
- 一、子女人格发展之需要44
- 二、利益衡量原则44-48
- 第三节 未担任亲权人的父母方权利义务48-55
- 一、关于探望权的问题48-51
- 二、关于抚养的问题51-55
-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凡;现代监护法发展趋势及热点问题比较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刘功文;论亲权的行使与保护[J];当代法学;2003年06期
3 徐斌;;亲权制度立法原则研究[J];福建法学;2005年04期
4 陈苇,谢京杰;论“儿童最大利益优先原则”在我国的确立——兼论《婚姻法》等相关法律的不足及其完善[J];法商研究;2005年05期
5 张力;监护、亲权抑或其他——论我国亲子法的立法模式选择[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黄保勇,赵浩;探视权的立法研究[J];河北法学;2000年04期
7 刘艳;论亲权制度及其立法建构[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8 韩s,
本文编号:924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924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