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SPV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监管
发布时间:2021-02-10 19:47
兴起于2014年海印股份信托受益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发行,双层SPV下的“信托+专项计划”模式,是企业资产证券化与信托受益权交叉的产物,是基于我国特殊的商业环境以及分业监管体制下的金融创新。这种创新既满足了金融中介做大做强的需求,又契合了特型企业的融资需求,解决了目前企业在资产证券化时面临的资产难以特定化、资产现金流不稳定以及资产不可转让或存在限制等问题。作为监管套利,双层SPV资产证券化利用分业监管下监管标准的不同,借助信托作为第一层SPV构造信托受益权作为合格基础资产,解决了底层资产难以特定化问题的同时,将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条件由企业资产转让转变为企业底层资产抵押,其实质是回归主体信用的担保融资。双层SPV资产证券化结合了证券市场和信托市场,体现出金融机构混业经营带来的优势,同时也反映出目前资产证券化业务分业监管存在的监管缺失问题。在这种监管缺失的状态下,双层SPV资产证券化存在诸如价值功能偏移,投资者与融资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投资收益容易受损以及两个SPV代为行权时两者之间如何分工协调等问题。监管机构在对双层SPV资产证券化进行法律监管的同时,面临着鲜有监管经验可以借鉴以及现...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双层SPV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点
第一节 双层SPV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架构演绎
一 资产证券化分类
二 单层SPV资产证券化法律架构
三 双层SPV资产证券化法律架构
第二节 双层SPV资产证券化的产生原因
一 信托受益权缺乏流动性
二 企业缺乏合格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
三 企业资产证券化缺乏相关法律指引
第三节 双层SPV资产证券化的实质
一 从资产转让到抵押担保
二 从资产信用到企业信用
小结
第二章 双层SPV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风险
第一节 价值功能偏移
一 信用风险
二 风险外溢
第二节 信息披露不足
一 产品链条增长带来的信息失真
二 披露义务主体的缺失与错位
第三节 投资者收益权受损
一 资产管理风险
二 账户管理风险
第四节 代为行权风险
一 专项计划代投资者行权风险
二 管理人代专项计划行权风险
小结
第三章 双层SPV资产证券化需要监管路径创新
第一节 国外监管经验难以借鉴
一 与美国双层SPV资产证券化差异分析
二 与英国整体业务资产证券化差异分析
第二节 现有监管框架难以应对
一 现有监管框架针对性不足
二 分业监管难以应对跨市场操作
第三节 监管总体思路
一 监管框架选择
二 加强监管协同
小结
第四章 双层SPV资产证券化具体监管对策
第一节 “穿透式”监管
一 限制融资主体
二 特定底层资产
第二节 完善信息披露
一 融资企业信息披露
二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第三节 规范资金流转
一 限制资金用途
二 规范账户管理
第四节 规范代理行为
一 明确代理权限及义务
二 持有人大会权利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金融监管竞争及其法律治理[J]. 冯辉. 法学家. 2019(03)
[2]双层SPV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逻辑与风险规制[J]. 洪艳蓉. 法学评论. 2019(02)
[3]资产证券化中双SPV模式的选择[J]. 王睿. 中国商论. 2019(01)
[4]资产证券化中将来债权交易规则的完善[J]. 陈飞宇. 法商研究. 2018(05)
[5]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社会特性与监管创新[J]. 许多奇. 法学研究. 2018(05)
[6]双SPV结构下的资产证券化[J]. 吴侃,武铁铮. 中国金融. 2018(11)
[7]中美资产证券化:比较与借鉴[J]. 吕巧玲,陈雷,郭杰群. 金融市场研究. 2018(03)
[8]金融市场的“穿透式”监管论纲[J]. 叶林,吴烨. 法学. 2017(12)
[9]企业资产证券化法律结构的脆弱性[J]. 沈朝晖. 清华法学. 2017(06)
[10]证券融资交易规制逻辑及制度反思[J]. 张春丽. 清华法学. 2017(06)
博士论文
[1]美国资产证券化研究[D]. 张利.吉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海印地产信托受益权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D]. 申佳新.辽宁大学 2017
[2]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融资应用研究[D]. 魏培.暨南大学 2015
[3]信息博弈与监管:我国资产证券化中信息不对称的法律问题研究[D]. 杨梅.西南财经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27893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双层SPV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点
第一节 双层SPV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架构演绎
一 资产证券化分类
二 单层SPV资产证券化法律架构
三 双层SPV资产证券化法律架构
第二节 双层SPV资产证券化的产生原因
一 信托受益权缺乏流动性
二 企业缺乏合格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
三 企业资产证券化缺乏相关法律指引
第三节 双层SPV资产证券化的实质
一 从资产转让到抵押担保
二 从资产信用到企业信用
小结
第二章 双层SPV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风险
第一节 价值功能偏移
一 信用风险
二 风险外溢
第二节 信息披露不足
一 产品链条增长带来的信息失真
二 披露义务主体的缺失与错位
第三节 投资者收益权受损
一 资产管理风险
二 账户管理风险
第四节 代为行权风险
一 专项计划代投资者行权风险
二 管理人代专项计划行权风险
小结
第三章 双层SPV资产证券化需要监管路径创新
第一节 国外监管经验难以借鉴
一 与美国双层SPV资产证券化差异分析
二 与英国整体业务资产证券化差异分析
第二节 现有监管框架难以应对
一 现有监管框架针对性不足
二 分业监管难以应对跨市场操作
第三节 监管总体思路
一 监管框架选择
二 加强监管协同
小结
第四章 双层SPV资产证券化具体监管对策
第一节 “穿透式”监管
一 限制融资主体
二 特定底层资产
第二节 完善信息披露
一 融资企业信息披露
二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第三节 规范资金流转
一 限制资金用途
二 规范账户管理
第四节 规范代理行为
一 明确代理权限及义务
二 持有人大会权利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金融监管竞争及其法律治理[J]. 冯辉. 法学家. 2019(03)
[2]双层SPV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逻辑与风险规制[J]. 洪艳蓉. 法学评论. 2019(02)
[3]资产证券化中双SPV模式的选择[J]. 王睿. 中国商论. 2019(01)
[4]资产证券化中将来债权交易规则的完善[J]. 陈飞宇. 法商研究. 2018(05)
[5]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社会特性与监管创新[J]. 许多奇. 法学研究. 2018(05)
[6]双SPV结构下的资产证券化[J]. 吴侃,武铁铮. 中国金融. 2018(11)
[7]中美资产证券化:比较与借鉴[J]. 吕巧玲,陈雷,郭杰群. 金融市场研究. 2018(03)
[8]金融市场的“穿透式”监管论纲[J]. 叶林,吴烨. 法学. 2017(12)
[9]企业资产证券化法律结构的脆弱性[J]. 沈朝晖. 清华法学. 2017(06)
[10]证券融资交易规制逻辑及制度反思[J]. 张春丽. 清华法学. 2017(06)
博士论文
[1]美国资产证券化研究[D]. 张利.吉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海印地产信托受益权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D]. 申佳新.辽宁大学 2017
[2]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融资应用研究[D]. 魏培.暨南大学 2015
[3]信息博弈与监管:我国资产证券化中信息不对称的法律问题研究[D]. 杨梅.西南财经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27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3027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