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控制模式境外上市中的控制协议及其违约风险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23 10:12
本文关键词:协议控制模式境外上市中的控制协议及其违约风险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0年以来,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先后诞生了一大批诸如新浪、网易、搜狐等优秀的网络公司,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互联网与信息产业的腾飞。究其原因,这些成就得益于这些境内企业通过协议控制在境外上市筹集到了巨额发展资金。然而,2011年初发生的马云转让支付宝全部股权,单方终止控制协议,导致支付宝境外股东(雅虎和软银)利益受损的事件将协议控制下的违约风险推向了风口浪尖;而后又发生的双威教育将协议控制下境内运营实体的资产与现金私自转移;新东方遭到美国SEC调查协议控制结构问题,导致其股价两日内应声暴跌60%等一系列事件,极大影响了境外投资者对于以协议控制模式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的信心。由此暴露出来的违约风险问题也成为浑水、香橼等做空机构打击、质疑中国概念股的利器。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支付宝事件的案例分析,通过介绍支付宝事件的始末,结合案例对协议控制模式下违约风险进行初步分析;第二章是境外上市中的协议控制模式概述,首先对协议控制与境外上市其他概念相比较,进行法律界定,再介绍协议控制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代表企业,最后分析协议控制模式存在的价值。第三章是分析协议控制模式的基本结构,介绍控制协议的组成以及控制协议的性质和效力。第四章是协议控制模式下的违约风险分析及从公司治理角度和协议安排角度提出的降低违约风险的对策。 本文在支付宝案例分析的前提下,深入探索中国企业境外上市中的协议控制模式,针对协议控制模式饱受诟病却无法根治的违约风险进行法律分析,尝试着从公司治理与协议安排层面提出完善建议,以期减少协议控制模式下的违约风险,使其更加受到境外投资者信赖,促进以这种模式远赴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更好发展,而这也正是本文偏向于实务方面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协议控制 违约风险 完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287;D922.291.91;D922.2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CONTENTS8-10
- 引言10-15
- 第一章 支付宝事件中违约风险案例分析15-21
- 第一节 支付宝事件案情介绍15-17
- 第二节 支付宝事件案例分析17-21
- 一、基于协议的控制权稳定性不足18
- 二、中国法定代表人制度存在缺陷18-19
- 三、目前关于协议控制司法救济不明朗19-21
- 第二章 协议控制概述21-32
- 第一节 协议控制的概念21-24
- 一、境外上市相关法律概念厘清21-22
- 二、协议控制与VIE22-24
- 第二节 协议控制模式的发展24-28
- 一、新浪模式24-25
- 二、秦发模式25-28
- 第三节 协议控制模式价值28-32
- 一、形式上符合我国目前监管部门的要求28-29
- 二、符合境内企业融资需求29-30
- 三、享受离岸公司SPV的优惠政策30-31
- 四、使用协议控制模式可以提前上市31-32
- 第三章 协议控制下的控制协议32-43
- 第一节 协议控制的基本结构32-35
- 第二节 控制协议的组成35-38
- 一、核心控制协议35-36
- 二、其他控制协议36-38
- 第三节 控制协议的性质和效力38-43
- 一、控制协议的性质38-39
- 二、控制协议的效力39-43
- 第四章 协议控制的违约风险及其对策43-54
- 第一节 控制协议的违约风险43-48
- 一、控制协议中隐含的违约风险43-45
- 二、违约风险产生的根源45-48
- 第二节 降低控制协议违约风险的对策48-54
- 一、完善境内运营实体公司治理结构49-52
- 二、完善WFOE与境内运营实体之间的协议安排52-54
-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纪鹏;林蔚然;;VIE模式双重道德风险及监管建议[J];证券市场导报;2015年10期
本文关键词:协议控制模式境外上市中的控制协议及其违约风险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3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263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