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我国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5 23:32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影子银行的规模与其在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由于目前影子银行规模与统计口径难以确定,且中国的影子银行内容异于美国等国家,中国影子银行规模与复杂性都无法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提并论,最大区别在于中国的影子银行普遍或多或少拥有显性或隐性担保。基于此,本文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影子银行提出的定义基础上采用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定义,即受部分监管或者不受监管的金融工具,替代传统商业银行开展的信贷中介活动(流动性、期限和信用风险转换)。本文首先以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开篇,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结构和可能的创新以及不足之处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在梳理了前人对国内外影子银行组成和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当下中国金融市场实际情况,对中国的影子银行概念与范围进行具体界定,并对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银行理财产品、未观测的信贷(P2P贷款为主)规模进行了重点介绍与理论分析。再次,分析了影子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然后,本文在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以2012-...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图3.1委托贷款发展规模(单位:亿元)??3.?3.?2信托贷款??信托贷款实际上是信托公司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从委托人募集来的资金,按照信??

贷款规模,单位,宏观调控,央行


务,其独特性能够有效的规避和削弱中央银行的政策调控。如今银行多采用信托理财??等途径进行放贷,进一步的削弱了央行宏观调控效果,甚至与央行宏观调控方向相违??背。相比于传统银行的信贷业务,信托贷款通过多种方式填补了社会的融资缺口,由??于没有受到严格的监管,势必产生了一些自律性不足的问题。??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我国的信托贷款从2006年到2017年期间,从??825亿迅速发展为22555亿元的规模,增长了?27.3倍,成为仅次于委托贷款和人民币??贷款的第三大融资工具。信托贷款投向的行业比较广泛,主要投资于能源、交通等??19个行业。其中与社会基础建设相关的水、燃气、电力和建筑业、邮政仓储、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信托贷款总额占比较大。??

理财产品,商业银行,银行,银行承兑汇票


过银行承兑汇票融资的需求下降。??30000????25000?ZjjZI?■?2006??20000?????■?2007??15000?^??■?2008??■?2009??100001???-2010??5000?1?I?—?■?I???■?2011??-SOOO^?—?謹3??-10000??????2015??-15000???■?2016??-20000??鼸?2017?—??-25000???图3.?3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发展规模(单位:亿元)??3.?3.?4银行理财产品??理财产品近些年来成为商业银行融资重要渠道,由于其他影子银行融资渠道的快??速发展,加之中国人民银行的降息,使得传统商业银行被动获取资金的难度加大,迫??使商业银行与一些其他金融机构开发新的理财产品,提升竞争力,并将获得的资金投??向货币市尝资本市尝地方基础建设等领域,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总而言之,理财产品是因为商业银行吸收存款难度加大而进行金融创新的产物,??是典型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官方的严格监管,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有两大特点。其一,期限较短。最短的期限为一个月,最长的也不超过一年;其??二,它的利率一般高于同期的商业银行存贷利率。理财产品很好的满足了投资者对资??金高流动性和获利性的需求。按照收益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理财产品划分为保本型理??1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BIS工作论文《中国影子银行结构和变化》[J]. Torsten Ehlers,Steven Kong,朱锋,刘泓呈.  金融会计. 2018(06)
[2]中国影子银行图谱:结构和发展[J]. 梁伟,刘镇,吕茉.  金融发展评论. 2018(05)
[3]银行的影子:风险分担还是风险传染[J]. 涂晓枫,李政.  当代经济科学. 2016(02)
[4]浅析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 李波.  商. 2015(48)
[5]浅谈影子银行的杠杆及其监管对策[J]. 余明.  时代金融. 2015(03)
[6]影子银行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研究[J]. 刘荣茂,蒋怡.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4(09)
[7]区域影子银行现状、发展动因与风险研究——基于金融抑制和金融脆弱性的视角[J].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李波,张艳萍.  西南金融. 2014(04)
[8]影子银行风险暴露[J]. 彭文生,林暾,赵扬.  金融发展评论. 2013(02)
[9]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及外延[J].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与成都分行调查统计处联合课题组.  金融发展评论. 2012(08)
[10]影子银行: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J]. 张坤.  新金融. 2012(06)

硕士论文
[1]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D]. 王璐.浙江财经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18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518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c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