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增级分析 ——以五矿发展专项计划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23 18:48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发展最快的是房地产次级贷款,被广泛运用于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融资,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是20世纪国际资本市场重要的创新融资工具。资产证券化区别于一般的融资方式,凭借其独特的快速融资结构,在改善资产流动性、实现表外融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初阶段,主要运用于各类银行发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证券化、实体类资产证券化(汽车贷款、房地产贷款)等融资,是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解决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不成熟,不具备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条件,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进程起步得较晚,2005年才开始第一批资产证券化实务的探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在丰富市场融资工具、发挥表外融资优势、推动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等方面起到了助推的作用。鉴于我国当前利率市场化的经济大背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尚未全方位的拓展,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资产证券化作为新兴创新融资工具,应该广泛运用到中小企业的融资,发挥其在降低融资成本、提供资产流动性由存量变流量、提高产品等级、广泛吸引投资者、保证证券化产品的顺利发行等方面的作用。2008年的次贷金融危机,其本质原因是由次级贷款资产证...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基础理论
        (二)信用增级的基础理论
    三 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处
        (二)不足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理论框架与实践
    一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
    二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三 信用增级基本原理
        (一)内部信用增级
        (二)外部信用增级
    四 信用增级的必要性
    五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具体实践
        (一)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
        (二)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中信用增级发展历程
第三章 五矿发展应收账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一 五矿发展专项计划概况
    二 五矿发展专项计划设立的原因
        (一)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二)流动性分析
    三 专项计划交易流程
    四 小结
第四章 专项计划信用增级分析
    一 五矿发展专项计划信用增级方法
        (一)优先级/次级产品结构分层
        (二)中国五矿差额支付承诺
        (三)中信保保险
    二 信用增级方式触发条件
        (一)中信保保险赔付触发条件
        (二)差额支付承诺触发条件
        (三)优先/次级分层产品的触发机制
        (四)触发机制小结
    三 不同增级方式之间的比较
        (一)风险方面的比较
        (二)成本方面的比较
        (三)效用方面的比较
    四 五矿发展专项计划信用增级存在的不足
        (一)优先/次级产品分层设计不合理
        (二)没有实现真正的风险隔离
        (三)过度依赖内部信用增级
    五 原因分析
        (一)信用增级方式发展不平衡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三)信用评级发展不完善
    六 改进方式
        (一)优化优先/次级产品的分层结构
        (二)选择合适的差额支付承诺人
        (三)综合内外部信用增级方式
第五章 建议
    一 选择合适的信用增级模式
        (一)综合运用多种增级方式
        (二)重点发展外部增信措施
        (三)建立混合型信用增级制度
    二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三 改革证券评级,加强监管促进评级行业的发展
        (一)培养专业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
        (二)积极落实双评级模式
        (三)推行投资者付费模式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资产支持证券信用增级方式分析[J]. 廖勇.  商. 2015(15)
[2]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研究综述[J]. 李晓飞,刘建昌,石秀.  海南金融. 2014(12)
[3]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研究[J]. 胡尚伟.  智富时代. 2014(12)
[4]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及建议[J]. 吴干平.  金融经济. 2014(10)
[5]基于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增级模式选择[J]. 从静.  时代金融. 2013(29)
[6]我国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可行性问题研究[J]. 佟贺.  中国商贸. 2012(35)
[7]资产证券化中的信用增级方式[J]. 蔡宇飞,余升国.  经营与管理. 2012(10)
[8]资产证券化中的超额担保制度研究[J]. 徐海燕,王丙辉.  法学论坛. 2012(01)
[9]我国资产证券化增级方式探究与改进[J]. 曲悦,赵颖初.  中国城市经济. 2011(21)
[10]浅谈资产证券化中的信用增级[J]. 朱音捷.  经济视角(中旬). 2011(09)

博士论文
[1]美国资产证券化研究[D]. 张利.吉林大学 2013
[2]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功能研究[D]. 杨洁涵.吉林大学 2011
[3]资产证券化风险研究[D]. 王保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9

硕士论文
[1]资产证券化中信用增级制度研究[D]. 戚祎萌.河北大学 2015
[2]我国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之研究[D]. 郑彩琴.南京大学 2012
[3]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增级研究[D]. 王强.西南财经大学 2010
[4]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信用增级技术应用与案例研究[D]. 李芳.华中科技大学 2009
[5]信用增级性质和定价研究[D]. 薛世容.复旦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04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604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7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