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网络借贷平台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3 01:07
  网络借贷平台法律规制问题的逻辑起点是网络借贷平台的界定。在此之前,首先要明确网络借贷,厘清网络借贷与民间借贷及传统金融借贷的关系,而后此基础上将网络借贷平台与网上银行、证券公司以及小额贷款公司加以区别,从而准确定义之。我国网络借贷平台在发展创新过程中在传统的小额借贷模式之外衍生出债权转让模式与担保模式,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现行法律规定下,网络借贷平台被界定为金融信息中介机构,处于普通公司法人主体的法律地位。然而这一法律地位不能兼容不同模式特点,不符合平台自身发展规律。我国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在2013年前后呈现出异常繁荣与问题频发并存的特点:平台总数持续增加、问题平台层出不穷;成交额节节攀升、坏账率居高不下;覆盖面不断扩张、乱象呈现区域性集中;网络借贷平台创新不断、风险指数不断上升。在网络借贷平台的立法方面,2016年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平台法律地位的同时取缔债权转让模式并很大程度上限制担保模式,规定三大配套制度,却并未改善网络借贷平台的权利义务不明确的立法现状。司法现状更是呈现出网络借贷平台民事责任承担极少、多以承担刑事责任告终的特点。网络借贷平台...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网络借贷平台的界定、模式及法律地位
    (一) 网络借贷平台的界定
        1. 网络借贷
        2. 网络借贷平台
    (二) 网络借贷平台的模式
        1. 小额借贷模式
        2. 债权转让模式
        3. 担保模式
    (三) 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地位
二、我国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考察
    (一) 我国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现状
        1. 平台总数持续增加,问题平台层出不穷
        2. 成交额节节攀升,坏账率居高不下
        3. 网络借贷平台覆盖面不断扩张,乱象区域性集中
        4. 网络借贷平台创新不断,风险指数不断上升
    (二) 我国网络借贷平台法律规制的立法现状
        1. 《暂行办法》前我国网络借贷平台法律规制几近空白
        2. 《暂行办法》将网络借贷平台界定为金融信息中介机构
        3. 《暂行办法》限制、取缔网络借贷平台的担保模式与债权转让模式
        4. 《暂行办法》规定三大配套制度
    (三) 我国网络借贷平台法律规制的司法现状
        1. 网络借贷平台的民事责任
        2. 网络借贷平台的行政责任
        3. 网络借贷平台的刑事责任
三、我国网络借贷平台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我国网络借贷平台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1. 《暂行办法》为部门规章,法律效力层级较低
        2. 网络借贷平台系金融信息中介机构的界定缺乏全面性、准确性
        3. 网络借贷平台的权利义务不明确
        4. 网络借贷平台的责任体系重视刑事与行政责任,忽视民事责任
        5. 民间自律组织的作用未得到充分重视
    (二) 我国网络借贷平台法律规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法外利益的追逐是问题频发的直接原因
        2. 立法不及时与立法经验不足是网络借贷平台乱象不断的根本原因
        3. 立法家长主义是当下重视责轻民责的主要原因
四、完善我国网络借贷平台法律规制的建议
    (一) 从民商法律入手,自上而下进行网络借贷平台法律规制
    (二) 网络借贷平台主体资格差别化,借鉴国外经验赋予金融机构地位
        1. 网络借贷平台的主体资格应当根据运营模式特点分别界定
        2. 将债权转让模式的网络借贷平台纳入金融机构范畴
    (三) 明确网络借贷平台的民商事权利、义务
    (四) 强化网络借贷平台的民事责任
        1. 网络借贷平台的违约责任及侵权责任
        2. 网络借贷平台的严格责任
    (五) 发挥民间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780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780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c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