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我国银行服务中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0 19:07

  本文关键词:我国银行服务中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银行的政府职能逐渐被企业职能所代替,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银行为了增加市场占有份额,不断发展和创新银行业务并广泛运用新兴科学技术,跟社会公众的工作和生活联系的越来越紧密。由于银行业务的专业性、银行的垄断地位使得银行服务中的消费者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权益更加容易受到侵害,而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以及银行外部监管机构和银行业自律组织没有认识到银行服务中消费者的特殊性,缺乏对其特殊性权利和银行相关义务的具体规定,缺乏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措施。本文在比较分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完善我国银行服务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平衡银行与消费者之间失衡的地位。 本文除前言和结论外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银行服务业消费者进行界定,同时介绍银行服务业消费者的主要类型,分析我国目前银行服务业消费者权益受损的主要表现。 第二部分,介绍银行由于其业务的专业技术性和垄断地位以及消费者生活对银行服务的必需性,指出银行服务业消费者相比于一般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另外由于银行业属于不对称信息市场,银行业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使消费者面临的安全风险更大,权益受到损害的后果也比较严重,从而指出对银行服务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阐述我国目前对银行服务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制度上的不足之处,提出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我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 第四部分,对国外在银行服务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制度进行介绍,主要分析了经验比较成熟的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内容,具体包括美国完备的银行服务业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及监管机构职责,英国和澳大利亚银行监管机构和银行业公会在消费者保护方面的具体职责和措施。 第五部分,介绍改进我国银行服务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建议,首先提出对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的完善,应对消费者的知情权和个人信息秘密进行立法保护,规定银行的信息披露义务和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密义务,并对银行服务合同中的不公平条款进行法律规制,然后阐明应明确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在消费者保护方面的监管目标和基本职责、加强银行业协会和银行内部在消费者保护方面的建设。
【关键词】:银行业消费者 消费者保护 法律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2.28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前言10-11
  • 第一章 概述11-19
  • 第一节 银行服务业消费者概述11-14
  • 一、银行服务业消费者的界定11-12
  • 二、银行服务业消费者的类型12-14
  • 第二节 我国目前银行服务业对消费者权益侵害的主要表现14-19
  • 一、自主决定权受到侵害14
  • 二、平等权受到侵害14-15
  • 三、知情权受到侵害15
  • 四、银行交易和服务中的安全性缺乏保障15
  • 五、银行服务业格式合同存在的主要问题15-19
  • 第二章 银行服务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19-26
  • 第一节 银行服务业消费者的弱势地位突出19-21
  • 一、银行业务的专业技术性强19
  • 二、银行处于寡头垄断地位19-20
  • 三、消费者对银行服务的必需性20
  • 四、银行市场属于信息不对称市场20-21
  • 第二节 银行服务合同的格式性21-23
  • 第三节 银行消费者面临的安全风险更大23-24
  • 第四节 银行服务业消费者安全损害后果的严重性24-26
  • 第三章 我国银行服务业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的不足26-29
  • 第一节 银行业消费者权利保障在法律上的欠缺26-27
  • 第二节 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护银行业消费者职责上的缺失27-28
  • 第三节 银行业协会没有承担保护银行业消费者的责任28
  • 第四节 银行内控制度及投诉应对机制的缺乏28-29
  • 第四章 国外有关银行服务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29-34
  • 第一节 美国对银行业消费者权利的保障机制29-31
  • 一、通过法律制度来保障银行消费者权益29-30
  • 二、确立银行监管当局保护消费者的基本职责30-31
  • 第二节 英国对银行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31-32
  • 一、法律确立银行监管机构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职责31-32
  • 二、银行服务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自律机制32
  • 第三节 澳大利亚对银行服务业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制度32-34
  • 一、对消费者保护的金融监管机构的体制安排32-33
  • 二、银行服务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自律机制33-34
  • 第五章 完善我国银行服务业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34-40
  • 第一节 健全保护银行业消费者权益的法律34-37
  • 一、对银行服务业消费者的特殊权利进行立法保护34-35
  • 二、规范银行格式合同的不公平条款35-37
  • 第二节 确立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银行业消费者权利保护方面的职责37
  • 第三节 强化银行业协会在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职能37-38
  • 第四节 构建商业银行对消费者的保护机制38-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佩兰;消费者保护标准化动向[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1998年03期

2 钟志勇;银行卡的消费者保护问题初探[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袁华明;;消费维权:如何走出尴尬境地[J];学习月刊;2007年05期

4 李丹丹;赵涛;;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突破——“时间损失”应获赔偿[J];法制与社会;2007年05期

5 南北;美国怎样保护“上帝”[J];党风与廉政;1996年11期

6 杜志华;欧盟消费者保护法的立法根据[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7 彭冰;;银行卡立法中的几个问题[J];金融电子化;2001年05期

8 杜颖;网上交易中消费者保护特则[J];法律适用;2002年05期

9 杨玫;;论产品责任中的惩罚性赔偿[J];市场论坛;2005年12期

10 李惠阳;;消费者保护对产品标识标注的要求[J];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煊;;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研究——以零售金融产品为例[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彭涛;;基金产品零售中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戎素云;;政府规制与我国市场消费者保护的实现[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年

4 李慧清;;关于赴台考察消保工作的调研报告[A];2003年度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选编论文集[C];2004年

5 陆寰;;欧洲消费者保护的新工具——软法初探[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徐士英;沈路;;新时期消费者保护若干刍议[A];2001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1年

7 赵志泉;谢海;;浅析欧盟一体化中的消费者保护政策[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8 华世新;;开展“守合同重信用”、“诚信为本”的活动[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9 马力实;;诚信维权努力做好新时期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A];2003年度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选编论文集[C];2004年

10 杨亚云;;浅谈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A];西安市工商局碑林分局、西安市碑林区工商学会2004年度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顾伯贤;消费者保护条例该修订了[N];解放日报;2001年

2 吴景明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 项目负责人;重视消费促发展 立法还需再完善[N];中国商报;2011年

3 刘小平 刘继红;韩国消费者保护政策的基本框架及未来走向[N];中国工商报;2004年

4 周蕊 陈之琰;退款流程被指“坑爹”[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新才;市消协选举产生第四届理事会[N];金昌日报;2010年

6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孟凡新;消费者网购权益受损找网站还是商家?[N];通信信息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洛桑 实习生 翟创峰;消费者保护神 假冒伪劣克星[N];西藏日报;2000年

8 三共;GBDe签署消费者保护细则[N];通信产业报;2000年

9 记者 文婧;欧盟通报危险消费品数量逐年增加[N];经济参考报;2009年

10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德国政府要让国民吃上放心饭[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煊;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3 王勤;基于消费者保护的金融监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李闫哲;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王萌;数字化精神产品的消费者参与行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谢海;欧盟消费者保护政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周海伦;电子商务合同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孙志国;我国产品质量监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郑鹏基;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郭丹;金融消费者权利法律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凌松;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秦建伟;我国网络团购消费者保护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闫金;消费者反悔权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雷妮;消费者反悔权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吴惠国;消费者“后悔权”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秀峰;试论消费后悔权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金琰;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张晓彤;金融消费者隐私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吴琼;我国住房消费信贷中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10 邱忠繁;金融消费者核心权利类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银行服务中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9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439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5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