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劳动基准的除外适用
发布时间:2017-10-09 15:24
本文关键词:工作时间劳动基准的除外适用
更多相关文章: 工时基准除外适用 除外适用对象 程序限制 权益保护 制度完善
【摘要】:工时基准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时间方面的“最低标准”,工时基准除外适用是指不适用工时基准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突破工时基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加班工资等方面另行约定;其本质是对工时基准对象效力范围一部分的排除;公平、效率的法律追求以及工时基准的立法宗旨是其正当性基础。我国没有明确确立工时基准除外适用制度,加上未能厘清不定时工作制和值班的相关理论,由此造成了实践中法律适用的混乱和司法裁判的不统一。根据我国劳动法治的要求,借鉴域外相应法制,我国应确立工时基准除外适用制度。工时基准除外适用的范围得由法律明确规定,考虑到成文法无法涵盖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可赋予劳动行政部门在法定判断标准下一定范围的自由裁量排除适用权,法院有最终的审查权。适用工时基准除外制度得先经过劳动行政部门的核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另行约定的工作时间协议应当受到一定的制约,不得侵犯劳动者的健康权、休息权和参与社会文化生活的权利;且劳动者依然有权获得相应的加班工资。
【关键词】:工时基准除外适用 除外适用对象 程序限制 权益保护 制度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一、工时基准除外适用的涵义及其正当性10-16
- (一) 工时基准的涵义、性质及效力10-12
- 1、工时基准的公法性11
- 2、工时基准的强行法性11-12
- 3、工时基准的实体法性12
- (二) 工时基准除外适用的涵义及其正当性12-16
- 1、工时基准除外适用的涵义12-13
- 2、工时基准除外适用的正当性13-16
- 二、我国工时基准除外适用的立法现状及司法困惑16-27
- (一) 我国工时基准的立法现状16-18
- 1、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17
- 2、不定时工作制17-18
- (二) 不定时工作制司法实践中的三大疑问18-20
- 1、不定时工作制的含义18
- 2、不定时工作制是否适用工时基准18-19
- 3、不定时工作制可否要求加班工资19-20
- (三) 立法和理论的模糊导致的司法困惑20-22
- (四) “值班”的探讨及其逻辑分析22-27
- 1、“值班”的涵义及其加班工资豁免逻辑22-24
- 2、“值班理论”依据和逻辑的双重缺陷24-25
- 3、“值班理论”的思维转换25-27
- 三、工时基准除外适用的域外考察及对我国的借鉴27-35
- (一) 工时基准除外适用法律规定的域外考察及对我国的借鉴27-29
- 1、工时基准除外适用法律文本的域外考察27-28
- 2、除外适用对象确定方式的域外考察及对我国的借鉴28-29
- (二) 除外适用对象判断标准的域外考察及对我国的借鉴29-35
- 1、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标准”和“职责标准”30-31
- 2、行政主管人员的“薪酬标准”和“职责标准”31-33
- 3、专业人员的“薪酬标准”和“职责标准”33-35
- 四、我国工时基准除外适用制度的确立和完善35-48
- (一) 完善工时基准除外适用制度的法治意义35-37
- (二) 我国工时基准除外适用的对象37-41
- 1、监督管理人员37-38
- 2、对其工作过程和成果负责的专业人员38
- 3、监视性或间歇性工作的劳动者38-40
- 4、其他工作性质特殊的劳动者40-41
- (三) 我国工时基准除外适用的程序限制41-44
- 1、审核方式和原则41-42
- 2、工作时间和劳动报酬协议的签订42-43
- 3、劳动行政部门的常态化审核机制43-44
- (四) 工时基准除外适用劳动者的权益保护44-48
- 1、健康权和休息权的保护44-45
- 2、社会文化生活权利的保护45-46
- 3、劳动报酬取得权的保护46
- 4、程序的保护46-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2-53
- 后记53-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同仙;;我国劳动基准的实施现状及对策[J];当代法学;2007年04期
2 周静;;加班工资引发纠纷 劳工双方皆需防范[J];法庭内外;2010年08期
3 程思良;;基本人权视角下的休息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周国良;黎建飞;刘文华;陈特;邱琳;陈伟忠;黄振东;;专家视点:加班和加班工资[J];中国劳动;2008年12期
5 周国良;陈伟忠;刘文华;陈特;黄振东;黎建飞;邱琳;;专家视点:加班和加班工资(续)[J];中国劳动;2009年01期
6 寇学军;;标准工作时间之外的劳动是否均应认定为加班[J];中国劳动;2009年01期
7 邢瑞莱;;关于非标准工时制适用的思考[J];中国劳动;2007年09期
8 黄昆;李坤刚;严波;;值守岗位存在加班问题吗[J];中国劳动;2010年07期
9 胡玉浪;;劳动法上待命时间的法学分析[J];法治论丛;2010年04期
10 曾湘泉;卢亮;;标准化和灵活性的双重挑战——转型中的我国企业工作时间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1000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00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