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论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

发布时间:2017-10-11 01:35

  本文关键词:论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


  更多相关文章: 农民工 劳动报酬权 拖欠工资 原因 对策


【摘要】: 农民工是当代中国社会急剧变革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农民工的产生是一个社会历史变迁的过程,农民工的出现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及其进步意义,对中国城市和乡村空间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劳动报酬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重要劳动权利之一,这一权利的实现关系到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劳动者实现劳动报酬权的重要形式是工资,虽然我国宪法和劳动法对工资支付的形式、工资保障制度做了明文规定,但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任意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时有发生,且有上升趋势,这不仅对农民工生命生存本身构成了严重威胁,而且也对社会的稳定和谐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危害。 尽管造成拖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本文仅是从法律的角度,从现状描述和案例分析入手,深入研究拖欠农民工工资产生的深刻社会原因及对社会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相应措施。 本论文通过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 (1)农民工工资被大量拖欠,概括起来,拖欠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二是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三是劳动合同签约率低,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护;四是变相克扣和拖欠工资问题严重。 (2)大量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复杂的原因,既有立法方面的原因,也有执法和司法方面的原因。这些法律环节的原因给农民工通过诉讼取得劳动报酬造成了极大的障碍,由此也导致了农民工工资普遍拖欠的现状。 (3)农民工工资被大量拖欠,严重侵犯了其劳动报酬权,侵犯了其生存和发展权,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救济制度,以更好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救济制度方面,我们相应地主要从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环节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 劳动报酬权 拖欠工资 原因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10
  • 1.2 研究构架:内容和结构10-11
  • 1.3 研究思路和路径11
  • 1.4 理论研究现状11-14
  • 第二章 农民工劳动报酬权基本理论14-26
  • 2.1 农民工界定和就业状况14-19
  • 2.1.1 农民工的概念和由来14-17
  • 2.1.2 农民工的社会特征17-18
  • 2.1.3 农民工的就业状况18-19
  • 2.2 劳动报酬权概述19-23
  • 2.2.1 劳动报酬权的概念及性质19-21
  • 2.2.2 工资及支付工资的法律法规21-22
  • 2.2.3 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律法规22-23
  • 2.3 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保护现状23-26
  • 第三章 农民工劳动报酬权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26-36
  • 3.1 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26-27
  • 3.2 现有法律规定不完善27-30
  • 3.2.1 工资的定义的缺陷27-28
  • 3.2.2 关于工资支付时间的规定不科学28-29
  • 3.2.3 有关工资拖欠的法定免责事由不合理29
  • 3.2.4 对欠薪行为处罚力度不够29-30
  • 3.3 政府有关部门执法不严30-31
  • 3.4 执法时行政效能低下31-32
  • 3.5 司法程序的缺陷32-36
  • 3.5.1 仲裁前置程序不利于欠薪案件的解决32-34
  • 3.5.2 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34-35
  • 3.5.3 面向农民工法律援助机制不健全35-36
  • 第四章 完善农民工劳动报酬权救济制度的构思36-47
  • 4.1 立法救济方面的构思36-40
  • 4.1.1 加强立法,尽快制定相关配套法规36-38
  • 4.1.2 完善《劳动法》中的相关规定38-39
  • 4.1.3 加大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律制裁39-40
  • 4.1.4 改进工资优先清偿制度40
  • 4.2 执法救济40-42
  • 4.2.1 加强行政执法,,严格依法办事41
  • 4.2.2 建立、健全工会组织41-42
  • 4.3 完善司法制度42-47
  • 4.3.1 改变劳动争议处理模式42-44
  • 4.3.2 修改劳动争议起诉时限和诉讼时效44
  • 4.3.3 实行举证责任倒置44-45
  • 4.3.4 在仲裁和诉讼中积极执行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制度45-46
  • 4.3.5 建立法律援助机制46-47
  • 结语47-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5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时艳敏;新生代农民工道德关怀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夏云娥;农民工欠薪纠纷案的法学审视[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09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09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8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