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工伤认定的程序理性——以相对人之参与权视角

发布时间:2017-10-13 17:21

  本文关键词:工伤认定的程序理性——以相对人之参与权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司法源起 程序正义 成本博弈 利益衡量 听证 平衡与联动


【摘要】:作为劳动者获得工伤待遇的必经之路,工伤认定不仅牵涉到错综复杂的事实判断与法律评价,更紧密关联于被灾劳动者的生存之权,认定之责可谓重要而且艰巨。但行政机关却出于对效率、成本的考量,而一直坚守着封闭、神秘的程序设计,当事人既无从参与,更无从知悉认定的原委与真相。从程序正义角度观之,难免遭疑。此时,问题被卡在程序本身的正义性与经济性这两难之中,前者要求充分参与,后者则力求简约。在二者之间,真正的出路并不是某个极端,而应是一种平衡。在公正面向上,当以正式听证保障参与之权;在成本面向上,则以简易设计促进效率提升。二者既相互界分又相互连结,力求在平衡与互动中实现整体效益的最优。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司法源起 程序正义 成本博弈 利益衡量 听证 平衡与联动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引言:走近工伤认定程序的“神秘主义”将工伤认定作为工伤保险的程序起点,作为劳动者获得工伤补偿的逻辑前提,这样的开端难免备受质疑。首先,就对象而言,工伤的确认本身即是重要且复杂的:一方面,对于劳动者及其遗属来说,它很可能是“致命”的一步———尤其是在那些伴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尚元;侵权行为法到社会保障法的结构调整——以受雇人人身伤害之权利救济的视角[J];现代法学;2004年03期

2 郑尚元;;工伤保险法的法律地位[J];中国社会保障;2003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3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陈玉山;;论法教义学的实践品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吕明;;论法律原则的选择适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孙爱华;;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程序控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杨锦炎;;论诉讼证明对象——以法律方法论为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孙洪坤,王光辉;论行政听证程序的内在价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6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7 高存山;;美国规章制定程序对我省地方政府立法的启示[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8 竺效;;生态损害事实及其可填补之类型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曹晓如;;论税法解释的目标与原则[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孙泳;;公私法冲突的司法选择——论行政合同诉讼中混合性司法规则之构建[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9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雕;行政诉讼原告举证责任的承担[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畅;行政外罚程序中的秘密调查与诱惑调查之辨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娟;论我国行政决定说明理由制度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斌;;公共利益由程序说了算——试论在房屋拆迁中应舍原则就程序[J];法制与社会;2008年12期

2 周丽;;改革行政复议制度的几点思考[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陈泉生;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救济[J];中国发展;2003年01期

4 王伟奇;论行政强制实施中的利益衡量[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闫传青 ,李爱民;行政执法程序正义之我见[J];正气;2002年01期

6 吴勇;;程序正义的生态拓展——环境诉讼的价值分析[J];科技与法律;2005年04期

7 吕忠梅;;生态安全立法的远观与近视[J];科技与法律;2006年01期

8 张娟娟;杨历敬;;程序正义与环境民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杨帅;;论行政程序正义与依法行政[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10 周颖;;中国行政听证程序之价值研究[J];社科纵横;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俊;;浅析环境危害的排除[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2 马波;;论我国在国际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杜健勋;;环境利益论纲[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继敏;;行政救助程序制度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肖金明;;政府法治立场的基点:权利、程序和司法[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吕尚敏;;行政许可第三人权益保护模式之重建[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李彩虹;邢鸿飞;;环境行政的程序正义[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8 宋雅芳;王红建;;城市房屋拆迁公共利益目的之评析[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石柏林;邹姣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宪法科学配置权力[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石佑启;;物权的平等保护与行政法理念创新[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武俊;听证:公共政策的“通行证”[N];检察日报;2001年

2 张兆纲;树立程序正义理念 促进依法高效行政[N];江苏经济报;2004年

3 林世钰;听证:打开百姓知情参政之门[N];检察日报;2002年

4 本期撰稿人 杨悦新;理性对待听证[N];法制日报;2002年

5 记者 李忠好 通讯员 周瑞平;安徽尝试执行听证[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本报特约评论员 贺方;以程序正义消解“实体瑕疵”[N];法制日报;2006年

7 志灵;“听涨会”频现突显程序正义的残缺[N];法制日报;2008年

8 本期撰稿人 杨悦新;听证:推进行政法治[N];法制日报;2001年

9 ;政府价格决策听证暂行办法[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10 记者 杨磊;听证黑箱可望打破[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闫尔宝;行政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马晶;环境正义的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李俊;司法赔偿程序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金亮新;正当行政程序原则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肖顺武;公共利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刘福元;行政自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李华;环境刑事诉讼启动程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欧阳志刚;行政执法正当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罗英;福利行政的正当程序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立超;行政合同特权的程序控制[D];郑州大学;2005年

2 王铁;行政复议司法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刘潺;论我国行政处罚裁决时效制度的构建[D];兰州大学;2008年

4 周捷;论行政复议司法化[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文敬峰;行政复议司法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万进良;公共利益界定法律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8年

7 刘洋;城市规划制定程序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王爱萍;论我国行政处罚制度的完善[D];苏州大学;2006年

9 何荣辉;我国行政复议制度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范丽丽;公法学视野下的行政听证制度[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26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26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2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