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劳动法中的推定解雇制度及对我国劳动法律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英国劳动法中的推定解雇制度及对我国劳动法律的启示
【摘要】:"推定解雇"是英国"不公平解雇"的下位概念,目的在于规制企业用工"管理权"。对"推定解雇"的审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骤审查是否构成推定解雇,当前适用"审慎的客观审查"标准,第二步骤审查推定解雇是否"不公平",适用"合理反应幅度"标准。具体的救济金额在"公正平等"原则下尚需考量雇员"共同过错"等多种扣减因素。推定解雇制度对于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变更有诸多启示,我们有必要转换现行规制思路,基于劳动合同的"不完全性"与"继续性",在用工管理权与劳动者权利之间建构平衡性标准保护。
【作者单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系;
【关键词】: 变更 推定解雇 用工管理权 救济
【基金】: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级课题“劳务派遣业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研究”(13YY022)资助
【分类号】:D922.5;D956.1
【正文快照】: 解雇与辞职是劳动关系中不同当事人行使合同终止权的行为(黄卉,2007)。通常情况下,解雇由雇主一方作出,辞职由雇员一方作出,但如果雇员的辞职非其真实意愿,而是出于对雇主某些行为的无奈回应,例如,雇主恶意营造了不信任、不友好的工作环境,或者雇主背离了升职加薪的口头承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红;英国劳动法的不公平解雇及其法律救济[J];欧洲;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言东;;论用人单位歧视性报复的表现形式及救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李晶雨;;企业并购过程中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4期
3 钱叶芳;;个人解雇保护立法实践的国际比较:回应与建设[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钱叶芳;;《劳动合同法》对职业稳定的保护——兼析《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的相关条款[J];法学;2008年07期
5 韩冬;;试论我国大量解雇保护法律制度的本土重构[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肖进成;;重构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法律责任的思考[J];西部法学评论;2013年01期
7 刘诚;;论《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得失[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徐娜娜;;惩戒解雇事由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9 李红勃;;人权、善政、民主:欧洲法律与社会发展中的议会监察专员[J];比较法研究;2014年01期
10 叶姗;;轻度伤残雇员的解雇保护机制[J];当代法学;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红;继续性合同终止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张颖慧;企业组织变动与工作权保障[D];吉林大学;2012年
4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肖蓓;企业并购中劳动者劳动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在范;俄罗斯劳动法利益平衡理念的实现机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8 贺玲;论解雇保护中的法益平衡[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丁婷;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10 立花聪;《劳动合同法》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红枝;企业员工录用和解雇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徐烽娟;解雇保护目的下的劳动规章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军芳;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星麾;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何琼佩;我国海外并购中的劳工法律风险[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张平;法国劳动法中的解雇权[D];南京大学;2011年
8 侯斌斌;论企业并购中职工权益的法律保护[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刘赛刚;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经济补偿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徐一宁;我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余凌云;;论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J];法学家;2002年02期
2 沈建英;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关系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读《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研究》[J];法学评论;2001年06期
3 许军;合同终止辨析[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陈华彬;陈军勇;;形成权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5 赵娟;合理性原则与比例原则的比较研究——一个以判例为基础的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杨临宏;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06期
,本文编号:1044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44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