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劳资关系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0:24
本文关键词:企业劳资关系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企业劳资关系作为经济社会中生产关系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而经济结构的稳定又决定了社会结构的稳定。 对于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规范劳资关系的法律规章制度不健全,相关劳动立法不完善,与劳资关系有关的经济法律滞后于经济活动的发展,使得资本有机可乘,侵占劳动者的利益,侵犯劳动者权益的情况屡见不鲜。劳资关系不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劳资矛盾与冲突日趋表面化和常态化,劳资冲突己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突出的因素,劳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健康发展不可回避的敏感话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和谐与稳定的劳资关系的构建,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完善。只有在建立健全劳动立法体系的基础上,完善保护劳资双方权益的法律制度,劳资关系才能做到有法可依。从经济法学的角度研究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的问题,分析劳资关系问题产生背后的经济、法律根源,探求规范我国劳资关系的法律的现状,剖析相关法律制度缺失对劳资关系的影响,探讨我国劳动立法的现状与不足,探索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劳资关系对法律法规的需求,实属必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政治、法律、社会道德等层面,研究探求平衡劳资关系的政策、经济、法规之道,合理运用法律政策制度规范劳资关系、协调双方利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正当的权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关键词】:企业 劳资关系 法律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8
- 1.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9-12
- 1.1.1 研究背景9-11
- 1.1.2 研究目的11-12
- 1.1.3 研究意义12
- 1.2 国内外劳资关系法律问题研究综述12-16
- 1.2.1 国外研究状况12-14
- 1.2.2 国内研究状况14-16
- 1.3 写作思路及方法16
- 1.4 创新之处16-18
- 第2章 企业劳资关系属性18-29
- 2.1 企业劳资关系的内涵、特征18-20
- 2.1.1 劳资关系的内涵18
- 2.1.2 劳资关系的特征18-20
- 2.2 企业劳资关系属性20-28
- 2.2.1 公平、效率下的用工制度20-21
- 2.2.2 责权利相结合的劳动保护制度21-24
- 2.2.3 政府监督下的劳动监管与干预制度24-25
- 2.2.4 利益均衡下的劳资谈判与协商制度25-28
- 2.3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企业劳资关系失衡的经济法学分析29-48
- 3.1 社会转型时期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的问题29-33
- 3.1.1 劳资权利严重不平等29-32
- 3.1.2 劳资利益分配失衡32-33
- 3.2 企业劳资关系失衡原因分析33-47
- 3.2.1 资本的原始本性33-35
- 3.2.2 法规不健全及滞后性35-39
- 3.2.3 政府不作为或职能缺失39-42
- 3.2.4 劳动力过剩及其文化素质42-44
- 3.2.5 工会地位和作用失当44-46
- 3.2.6 劳资双方的认识偏差46-47
- 3.3 本章小结47-48
- 第4章 我国企业劳资关系的重构48-65
- 4.1 西方国家劳资关系的调节及对我国的启示48-53
- 4.1.1 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劳资关系发展历史48-49
- 4.1.2 西方国家相对协调、稳定的劳资关系对我国的启示49-53
- 4.2 企业劳资关系涉及的四个层面53-60
- 4.2.1 制度层面54-55
- 4.2.2 政府层面55-56
- 4.2.3 组织层面56-58
- 4.2.4 机制层面58-60
- 4.3 利益协调型企业劳资关系模式的构建60-64
- 4.3.1 以劳资平衡为基础60-61
- 4.3.2 以劳资合作为手段61-62
- 4.3.3 以利益共享为激励62-63
- 4.3.4 以政府干预为保障63-64
- 4.4 本章小结64-65
- 结论65-67
- 参考文献67-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70-71
- 致谢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景章;论劳资冲突的根源与消解[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2 李敏,张彤;西方劳资关系冲突管理研究综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丁霞萍;从阶级到阶层理论的当代解读——对转型期中国劳资关系“返祖现象”的评析[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徐智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法学评论;2003年06期
5 丁胜如;;论社会转型期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职责[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乔健;;略论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及当前特征[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常凯;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J];中国劳动;2004年12期
8 黑启明;;劳动关系系统的环境因素与变迁[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02期
9 周新军;社会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研究[J];经济评论;1999年01期
10 姚先国,盛乐;国有企业经营低效的劳动力产权因素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1045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4576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