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新南非劳动关系的形成及其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17-10-22 19:24

  本文关键词:新南非劳动关系的形成及其法律保护


  更多相关文章: 南非 劳动关系 宪法 国际劳工标准


【摘要】:因受特定历史、地理和经济的影响,新南非劳动关系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殖民统治时期、种族隔离时期及种族隔离以后时期。体现了由实质不平等的劳动关系向真实平等的劳动关系的转型。为了维护新型平等的劳动关系,新南非当局从宪法、其他相关劳动立法和国际劳工标准三方面对劳动关系进行规定,表明南非致力于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意愿和决心。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南非 劳动关系 宪法 国际劳工标准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NCET09-014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47.8;DD912.5
【正文快照】: 南非劳动关系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而且每个历史时期的南非劳动关系都独具特色。从南非各地的考古发现,南非次大陆在300万年以前,甚至更早,就有人类存在。现代人在10万年前就已经在南部非洲生存。[1]43南非的原住民族群主要有桑人、科伊人和班图人。最初,这些民族群的集结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鉴;;南非1996年宪政法律制度述评——以西方四国宪法对南非新宪法的影响为视角[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2期

2 陈君;;从非洲法变迁看发展中国家法制现代化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8年03期

3 胡丹;;浅谈利比亚的仲裁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8年07期

4 刘星;;纳米比亚的土地制度改革[J];法制与社会;2009年03期

5 于丽娟;李亮;;从非洲习惯法的现代化看非洲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J];法制与社会;2010年14期

6 张立平;;南非律师制度初探[J];河北法学;2008年02期

7 朱伟东;;中非贸易与投资及法律交流[J];河北法学;2008年06期

8 秦文;;比较法视野下的中非调解制度研究——以传统法律文化为视角[J];理论月刊;2011年04期

9 贺鉴;;阿尔及利亚与南非宪法人权保护之比较[J];求索;2010年03期

10 申茜;;试论当代非洲习惯法下的津巴布韦妇女地位问题[J];大众商务;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宇清;南非宪法法院判例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2 王伟臣;英美法律人类学的困境:格卢克曼与博安南之争[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文秀;大陆法在非洲的移植与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2 甘湘武;中国与尼日利亚双边投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智;英国普通法在非洲的移植与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4 周婷;东非共同体关税同盟浅析[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琼杰;伊斯兰教法在非洲的移植与本土化[D];湘潭大学;2010年

6 申茜;论南非习惯婚姻法的冲突及解决[D];湘潭大学;2010年

7 都娟;殖民时期西方宪政在非洲的移植与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8 邱静;坦桑尼亚劳工法及其对中资企业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鹊林;南非集体谈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唐明;中国和尼日利亚外商投资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建立;宪法的实施与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8年03期

2 陈鲁直;《斯大林宪法》与前苏联法学界冤案[J];太平洋学报;2004年09期

3 徐佳茵;;宪政视野中的司法程序——读《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程序》有感[J];法制与社会;2007年06期

4 张怀印;姚远光;;南非驰名商标保护第一案:麦当劳案[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孙振中;谈谈提高我国公民的宪法意识[J];中州学刊;1986年05期

6 范剑虹;德国成文宪法的主导背景[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读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J];美国研究;2001年02期

8 邵世洁;;宪法的经济分析法——读《美国宪法的经济观》有感[J];法制与社会;2009年01期

9 金香兰;;浅析朝鲜投资法[J];法制与社会;2010年24期

10 阿尔多·贝特鲁奇,徐国栋;罗马宪法与欧洲现代宪政[J];法学;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妍;;贵州省法学会宪法法理学年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法治保障[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逢法;;关于依法治国战略实施的思考[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3 高旭红;李凤玲;;毛泽东与新中国宪政建设[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陈华一;;法治强国不畏难[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5 秋风;;应该明确民间维权的合法性[A];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7年

6 娄本清;;我国五十年法制建设的成就与经验总结[A];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李锷;林启彦;;辛亥革命时期的共和宪法[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8 楚刃;;中国中部党的三大法学家思想综探[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9 郭相宏;任俊琳;;董必武宪政思想初探[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10 熊辉;;论毛泽东的法制思想[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东;国家权力控制论[D];武汉大学;2005年

2 蓝冰;德国民事法定听审请求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宦盛奎;文治与宪法,1918-1920[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刘小妹;中国近代宪政理论的特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刘晓雅;美国刑事司法公正的宪法保障[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6 杨阳;严复宪政思想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孙波;我国中央与地方立法分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程丽庄;俄罗斯联邦司法权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纪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新兵;麦迪逊与美国宪政[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卫;俄罗斯社会变迁中人与公民的权利和自由[D];黑龙江大学;2005年

3 毛磊;论纵向分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张丽;萧公权宪政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王伟;俄罗斯联邦宪法修改与宪法危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江业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制定的历史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周浩江;“五五宪草”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8 廖初民;论1950年《印度共和国宪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9 肖海英;南非投资法律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10 刘姗姗;论南非宪政改革[D];湘潭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79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79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d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