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与法院审判权区别之我见
本文关键词:劳动仲裁与法院审判权区别之我见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 法院审判权 仲裁委员会 兼职仲裁员 实质性决定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专职仲裁员 审判委员会 调整对象
【摘要】:
【作者单位】: 湖北省罗田县劳动局
【关键词】: 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 法院审判权 仲裁委员会 兼职仲裁员 实质性决定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专职仲裁员 审判委员会 调整对象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随着用人形式多元化,用人主体和劳动主体双方利益纠纷会不断增多,劳动争议仲裁作为处理劳动争议必经程序,在规范用工和劳动者行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安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劳动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审判机构都是以第三者身份出现在解决纠纷过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雨田;湘潭市劳动争议仲裁机关对劳动合同进行鉴证[J];中国劳动;1987年06期
2 赵秀仁;调解是劳动仲裁工作的重要手段[J];中国劳动;1988年01期
3 ;劳动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颁布劳动合同鉴证和劳动争议仲裁收费及使用范围暂行办法[J];中国劳动;1989年06期
4 陈岚;劳动争议处理情况简析[J];中国劳动;1990年03期
5 贾正联;关于劳动争议处理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劳动;1990年11期
6 董大刚;;也谈劳动争议仲裁的强制执行问题——与李恩、李振华同志商榷[J];中国劳动;1991年08期
7 范战江;侯宝琴;;全国劳动争议部分数据统计简析[J];中国劳动;1991年11期
8 ;全国劳动争议仲裁员、仲裁庭观摩交流活动在上海举行[J];中国劳动;1992年06期
9 王中啸;奉化市对私营企业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J];中国劳动;1992年10期
10 刘贯学 ,黎建飞;论健全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中林;;亟待完善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2 王中;陈曦;刘显中;侯继山;;我国劳动争议解决制度的反思与重整[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3 李根生;;浅谈劳动者离职后返还用人单位财物的法律适用问题[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白保群;;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异同[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滕军;;论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陈玉萍;;劳动争议纠纷仲裁案件的管辖问题——建立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上“双轨”管辖体系的可行性[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陆敬波;;律师在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中的作用亟待增强[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世敏;;劳动仲裁若干热点问题浅析[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9 张斌;;餐饮业是提供就业的主要市场[A];第八届中国快餐连锁发展论坛、全国团体供餐送餐赢利模式论坛文集汇编[C];2003年
10 陈诗达;;2006浙江就业报告——劳动关系问题研究 后记[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韩庆文;外来民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N];广东建设报;2000年
2 鞠益明;质疑劳动仲裁委证明的证明效力[N];江苏经济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王尧;踏平坎坷是大道[N];人民日报;2000年
4 ;无固定期劳动合同不是“铁饭碗”[N];工人日报;2001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关怀;维护职工诉讼权的法律保障[N];工人日报;2001年
6 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关怀;遵循《劳动法》为工伤致残职工提供物质保障[N];工人日报;2001年
7 彭定巧 华建国;盐城拖拉机厂妥善解决劳动争议[N];工人日报;2001年
8 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劳动合同法的案例评析(下)[N];广西日报;2001年
9 王余标 张兆航;过时的法律法规应及时清理[N];检察日报;2001年
10 汪琪斌;实现程序公正的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肖国耀;论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护[D];湘潭大学;2001年
2 宁清平;自认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3 任国凡;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改革之构想[D];苏州大学;2003年
4 贺桂华;对审判监督程序制度存在问题剖析及完善意见[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朱松滢;论法院调解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宁静波;劳动争议裁审关系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7 张晓坤;论我国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的制度设计关系[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吴海涛;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郭梅;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02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02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