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美国就业权立法保障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以增加公民就业能力为视角的立法透视

发布时间:2017-10-27 16:07

  本文关键词:美国就业权立法保障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以增加公民就业能力为视角的立法透视


  更多相关文章: 公民就业权 配套性制度保障 立法的操作性 促进就业能力


【摘要】:就业权保障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结构性失业、就业能力弱化性失业等问题,单凭个人的努力无法应对。本文试图穿越历史,透视19世纪美国在面临同样就业困境中所做出的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JOBS、JTPA)。以此来反思我国《就业促进法》等保障性立法的进步与不足,希望能够对我国今后立法技术及立法配套性制度的建构提供参考意见,从而改善我国就业权立法的抽象性和缺乏配套性、具体操作性规定的立法局面。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公民就业权 配套性制度保障 立法的操作性 促进就业能力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2A2D06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71.2;DD912.5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就业问题之所以一直被人们关注与思考,其中有着诸多的原因,套用网络中话语,“就业问题是民生中的民生”,“不让幸福,还不让活着吗?”尤其是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就业权保障问题日益被凸显出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计划经济为主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芳;;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李杰,王晓冰;增加消费需求是扩大有效需求的关键[J];商业研究;2003年09期

3 任国强,夏立明;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05期

4 王利荣;也谈完善刑事执行法制的基本思路[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许梦博,张友岚;财政赤字与就业关系的研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2期

6 张志海;消费模式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7 刘军;实施村民自治后农村权力结构的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贾康;李全;;财政理论发展识踪——结合“公共财政”的点评[J];财政研究;2005年08期

9 刘允斌;不对称信息与凯恩斯主义投资理论[J];当代财经;2002年03期

10 吕建高;埃利希的法社会学思想[J];当代法学;200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收入与消费[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韩琦;;拉美结构主义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陈银娥;;经济全球化对福利经济制度改革的影响[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许晓茵;尹伯成;;凯恩斯经济学的历史地位——为《通论》问世70周年而作[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方兴起;;凯恩斯逝世60周年之际的反思[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6 杨文进;;“价值转型”的逻辑乱源——绝对量与相对量的混淆——略论“实体性价值论”与“生产关系性价值论”的不可统一性[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7 张黎;;试论“三农”问题中的科技立法与知识产权保护[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家新;政府储蓄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张丕强;银行监管组织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刘普照;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范肇臻;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赵建;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张熹珂;中国政治发展的经济逻辑[D];复旦大学;2004年

8 何建华;经济正义论[D];复旦大学;2004年

9 贺学会;证券市场中的噪声交易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金俐;信贷配给:微观基础与货币政策含义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海晏;民初商事公断处:商事裁判与调处——以苏州商事公断处为个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童列春;企业法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泳;自然法在西方法治理念形成中的作用及对中国法治之启迪[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贾敬华;政治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靳俐;银行监管中的政府与市场定位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6 姚振磊;利率理论回顾及我国转轨经济中的利率体制变迁[D];郑州大学;2002年

7 李建国;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理论及其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8 李琳;论传统“礼治”与现代法治[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友华;论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及其协调[D];湘潭大学;2003年

10 许素萍;送达制度的反思和重构[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041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041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2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