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歧视的概念、形成机制及干预
本文关键词:就业歧视的概念、形成机制及干预
更多相关文章: 就业歧视 直接歧视 间接歧视 社会认同 社会比较 刻板印象
【摘要】:求职者因性别、身高、户籍等与工作绩效无直接关系的因素受到区别对待即遭到就业歧视。就业歧视对劳动力市场正常运行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它已得到经济学、社会学及法学等学科学者的重视,心理学对其虽有关注,但其深度介入尚待时日。本文对就业歧视概念做了界定,介绍了两类常见的就业歧视行为:直接歧视和间接歧视,对其影响因素、理论和干预措施做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就业歧视对组织自愿性行为的影响及本土化研究值得未来关注。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心理学系;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就业歧视 直接歧视 间接歧视 社会认同 社会比较 刻板印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0205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CZH087)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苏州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项目(09SHD014)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2.5;F249.2
【正文快照】: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处于全面建设和不断完善阶段,在此阶段,劳动力市场上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存在着就业歧视[1]。它的存在已经对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毕竟对大多数国民而言,就业仍是谋生的首选途径。经济、法制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聚焦,使得个体在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志海,梁宁建,徐维东;职业刻板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耀;中国劳动力市场雇用岐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利娜;反馈和责任对内隐职业刻板印象影响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2 孙里宁;体形的刻板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肖玉;我国制度性就业歧视的法理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苓玲;晋利珍;;论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历史变迁与趋势[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李志;宋峗;李丹;;大学生中小企业就业心理特点的实证研究[J];青年研究;2007年02期
3 段锦云;陈红;孙维维;赵立;;沉默:组织改变和发展的阻力[J];人类工效学;2007年02期
4 胡志海;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5 邹庆宇;姜月;;内隐刻板印象研究方法进展[J];心理科学;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连淑芳;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峻峰;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袁乐平;长期的总量性失业理论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赵耀;中国劳动力市场雇用岐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刘勇;就业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叶国文;农民、国家政权与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5年
7 王众;1950~1957年的退役军人就业安置[D];山东大学;2007年
8 林原;经济转型期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锦云;人格大五因素与组织中的角色外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闻心洁;隐喻或讽喻:定型与特质建构话语理解[D];浙江大学;2007年
3 俞海运;社会认知的刻板解释偏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程利娜;反馈和责任对内隐职业刻板印象影响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5 邹庆宇;地域刻板印象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吴霞;IT行业女性员工离职影响因素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姜晓琳;高职院校大学生性别角色与成就动机、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孙卓;职业性别的内隐刻板印象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王二博;企业员工进谏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刘美桃;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治良,周颖,李林;无意识认知的探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3期
2 张爱卿;人际归因与行为责任推断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2期
3 周莉,程颖,赵颖,马丽,李娜,李俭;不同程度肥胖儿童的个性、行为及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8年03期
4 彭惠,江燕,陈莉,温天莲;济南市某中学部分学生营养状况与个性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03期
5 刘玮;农民工歧视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甘肃农业;2005年01期
6 张世建;刘红霞;;《中国体育报》奥运报道中民族认同的再现和建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朱艳,戴良铁;就业歧视的比较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12期
8 张乃和;认同理论与世界区域化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9 程蹊,尹宁波;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农村经济;2004年02期
10 毕霞,魏丛东;对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法律思考[J];前沿;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连淑芳;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晓庆;刻板印象功效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邹玉梅;容貌特征的刻板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姝;;论就业歧视的狭义界定——我国就业歧视法律规制的起点[J];当代法学;2011年04期
2 姚鹤;段锦云;冯成志;;就业歧视的概念、形成机制及干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S2期
3 家月朗;;视野[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4 汪志红;;关于消除就业歧视的思考[J];福建理论学习;2004年06期
5 张玮;;就业歧视:人才不能承受之重[J];中国就业;2004年09期
6 吴福顺;;数字[J];WTO经济导刊;2007年08期
7 冯英;;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歧视问题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本刊编辑部;陈剑;;你遭遇就业歧视了吗?[J];创业者;2006年05期
9 薛磊;;就业歧视及其立法规制探讨[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21期
10 薛磊;;就业歧视及其立法规制探讨[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莹;;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研究进展及述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朱长贵;魏振涛;;消除就业歧视 促进就业平等[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3 林凌敏;王丽芳;;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及对策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郭欣欣;;流动人口就业与收入保护现状及其影响机制分析——文献综述[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陆静;;我国劳动法治的30年历程、经验及未来走向[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6 吴佩娟;;浦东新区洋泾街道弱势群体就业现状的分析与对策[A];上海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中国发展道路”理论研讨征文集[C];2011年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8 申林;;影响我国就业促进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实现路径[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9 申林;;政府在我国就业促进中的责任缺失与重塑[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赵春明;王丹莹;;美欧劳工标准的提出对我国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及对策[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仝静海;就业歧视,你遇到了吗?[N];河北日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赵文明;隐性就业歧视仍难绝[N];法制日报;2008年
3 记者 张建平;就业歧视令求职者有苦难言[N];兰州日报;2008年
4 林其旺;台湾应对就业歧视不容乐观[N];法制日报;2009年
5 日报记者 曾繁华;就业歧视这堵“墙”该不该拆?[N];柳州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晓阳;建立监督机制 防止女性就业歧视[N];陕西日报;2011年
7 陈晓辉邋周兵;盐都区法院受理首例乙肝就业歧视案件[N];江苏经济报;2008年
8 胡高崇;职场女性六权益易受侵 隐形就业歧视居首[N];中国妇女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万静;富士康涉嫌就业歧视被告上法庭[N];法制日报;2011年
10 阿成;关注就业歧视[N];中国旅游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腾;我国就业歧视抑制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郝红梅;平等就业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蒋阳飞;我国就业公平及其制度保障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李萌;中国转型时期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韩靓;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视角的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和收入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朱剑宇;中国劳工权益保障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7 王利迁;当代中国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石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与户籍歧视[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贺玲;论解雇保护中的法益平衡[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禹达平;我国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肖力群;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探析[D];苏州大学;2009年
3 成剑;我国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洪维;健康就业歧视及其法律完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成q,
本文编号:1122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22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