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犯罪预防视角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保障问题探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犯罪预防视角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保障问题探析
【摘要】: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群体的内部结构正呈现着新旧二代的交替变化,第一代农民工由于年龄的老化逐渐退出城市回到农村,随之踏上城市舞台的是新一代农民工。然而,无论是在第一代农民工还是在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状况一直令人担忧。 在笔者参与导师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的调研工作中,,分别对珠三角S监狱、广东省GGF监狱的获罪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占农民工犯罪的大多数,且犯罪率正呈现高增长的趋势。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刻不容缓。 在本文的写作中,笔者采用法社会学的方法,一开篇以犯罪这一极端社会冲突为切入点,从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广东两大监狱的调查数据来审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发展现状。通过一步步地论证,得出劳动权的缺失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严重障碍,是犯罪产生的深层原因。然后,从法律缺失的层面揭示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的现状,如立法上的缺漏、执法上的不力、救济途径的不畅等。最后,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预防对策。其内容包括劳动权的完善与预防犯罪的基本思路,以及分别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具体方面来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权。笔者希望通过权利的完善能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产生制度上的保障,从而,在根本上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劳动权 犯罪预防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5;D917.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9
- Contents9-11
- 第一章 绪论11-23
- 1.1 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11-12
- 1.1.1 选题的缘由11-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5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3-14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4-15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15-20
- 1.3.1 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15-16
- 1.3.2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的界定16-20
- 1.4 研究思路—从权利的保障到预防犯罪问题20-21
- 1.5 研究方法—法社会学下的实证研究21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21-22
- 1.7 本章小结22-23
-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现状与分析23-38
- 2.1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现状23-28
- 2.1.1 基本情况23-25
- 2.1.2 犯罪特征的分析25-28
- 2.2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成因的分析28-37
- 2.2.1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调查分析28-34
- 2.2.2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根本原因—劳动权的缺失34-37
- 2.3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缺失的法律表现38-46
- 3.1 立法的漏洞38-40
- 3.2 现行执法不力40-43
- 3.3 劳动争议救济途径不畅43-45
- 3.4 本章小结45-46
- 第四章 犯罪预防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保障对策46-62
- 4.1 劳动权的完善与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的基本思路46-48
- 4.2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之完善48-60
- 4.2.1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之立法完善48-54
- 4.2.2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之执法完善54-56
- 4.2.3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之司法完善56-59
- 4.2.4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之提高守法意识59-60
- 4.3 本章小结60-62
- 结语62-63
- 参考文献63-6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7-68
- 致谢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大晴;;农民平等就业权在《就业促进法》中的缺陷与完善[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2 郑传贵,卢晓慧;当前我国城市社群隔离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J];城市问题;2003年06期
3 沈同仙;劳动权探析[J];法学;1997年08期
4 邢益壮;;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透视与反思[J];法制与社会;2010年15期
5 梁波;王海英;;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谢建社;;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的冲突与分析——以珠三角S监狱为个案[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谢建社;;融城与逆城:新生代农民工两难选择——基于GGF监狱调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李锡伟;;广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与对策[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张照东;;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批判与重构[J];河北法学;2006年11期
10 裴小梅;;论如何完善农民工的法律援助服务——兼论农民工法律援助的律师服务模式[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薛长礼;劳动权论[D];吉林大学;2006年
2 周毅;论劳动权及其法制保障[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淑明;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机制构建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冠;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的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4 史中慧;劳动权若干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8年
5 王倩;我国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于海侠;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章国曙;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大红;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李小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10 于鹏;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23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23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