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正规就业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律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非正规就业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律分析
【摘要】:非正规就业是吸纳劳动者就业的重要途径。现行劳动法未能对非正规就业予以相应的规制,导致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权益被边缘化。要有效保障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权益,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完善就业权和报酬权以保障非正规就业者的生存权益;2.加强政府扶持,保障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发展权益;3.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组织制度,实现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社会权益。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经济法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52101)
【分类号】:D922.5;F249.2
【正文快照】: 经济结构转型、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等,不仅使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发生变化,也使就业制度和就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正规就业模式被打破,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了新机遇。英国学者将此描述为劳动力的使用变得随机化[1](P9)。非正规就业方式的出现与时代特征的转换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春艳;;非正规就业中劳动关系运行的基本态势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明宏;;印度非正规就业状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下)[J];中国就业;2009年07期
3 张青;;非正规就业群体社会保护的国际参照——发展中国家的视角[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剧宇宏;;我国劳务派遣岗位适用的法律思考——以2011年上海劳务派遣用工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刚;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晓芋,季淑娟;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困境及其救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许建宇;;“用工”法律问题初探[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3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性质辨析——兼评我国企业劳动规章法律制度[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4 关凤荣;;《劳动合同法》连带责任之规定与立法价值[J];长白学刊;2010年02期
5 高云飞;;企业社会责任背景下的中日工会法比较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徐洪军;;《劳动合同法》实现问题研究——兼以绥化市为例的调查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7 邢淑红;;浅析石油企业劳务派遣工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9期
8 李亮山;;《劳动合同法》实施下对劳动者权益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6期
9 赵靖;;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与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6期
10 李拥军;权利问题研究与中国当代劳动法观念的更新[J];当代法学;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刘沛佩;;浅析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法》规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3 陈业宏;肖蓓;;外资并购中国企职工劳动就业权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马维山;;承包合同形式下事实劳动合同关系的辨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郭力夫;;完善劳动合同法并促进其实施的若干建议[A];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陈振檠;;从高级船员“跳槽”案谈《劳动合同法》双倍工资的计算标准及风险防范[A];第四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龙帝(Mr.Vitoonthep Nawadejo);劳动规章制度立法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松珍;调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斌峰;劳动者法律人格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张颖慧;企业组织变动与工作权保障[D];吉林大学;2012年
9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毕仲春;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组织与行为法律规范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孟兆芳;以人为本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周智军;中国对日外派劳务人员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陆静;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松恩;雇主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路遥;可撤销劳动合同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袁洪君;企业劳动规章合法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凌湛;事实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乾,原新;非正规部门就业:效应与对策[J];财经研究;2002年02期
2 宋秀坤,黄扬飞;非正规经济与上海市非正规就业初探[J];城市问题;2001年02期
3 李烨红;促进我国非正规就业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4 林嘉;;《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价值、制度创新及影响评价[J];法学家;2008年02期
5 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2001年02期
6 马连敏,任远;欧盟国家非正规就业管理制度建设及对我国的借鉴[J];上海综合经济;2002年03期
7 傅京燕;我国非正规就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价格月刊;2003年02期
8 陈淮;发展非正规就业是一项战略选择[J];经济纵横;2001年05期
9 章亮明;杨志芳;陈铭业;;试析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三性”原则[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10 袁彦鹏;非正规就业的发展是必然趋势[J];中国劳动;2002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冰冰;上海市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及其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通;;清流县人大开展《省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条例》执法检查[J];人民政坛;2001年12期
2 陈柳裕;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法制完善[J];学习月刊;2005年05期
3 柏欣;;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缺失与立法完善[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4 李定国;;农民工权益保障所面临的法律制度问题和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5 赵宁;;非正规就业及其法律促进[J];社会科学家;2007年S2期
6 刘飞跃;;当前农民工权益保障措施的效度分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赵德刚;;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探析[J];法治研究;2008年04期
8 张文香;周强;;论我国少数民族权益的法律保障[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高山;林绵优;;论依法治校在大学的实现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10 王坤;;浅析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立法保护[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鸣;;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的法制分析[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2 秘明杰;;环境侵权及其不确定性分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杨雅雯;;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的法律分析和立法建议[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4 吕尚敏;;行政许可第三人权益保护模式之重建[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彭真明;文杰;;农业合作社的法律分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6 王毅伟;;教师应承担起校园中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的责任[A];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豆景俊;;合作社治理结构的法律分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8 王杰;;关于克扣和无故拖欠工资的法律分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立;;对我国水资源现状的法律分析和建议[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10 侯学平;;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中的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探讨[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叶;员工离职常见问题的法律分析[N];就业时报;2009年
2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曹银玲;旅游用地问题法律分析(上)[N];中国旅游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刘建;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亟待规范[N];法制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锋;北京“幼儿园伤人案”的法律分析[N];法制日报;2004年
5 记者 严峻嵘 采访整理;非正规就业组织也须依法用工[N];人才市场报;2009年
6 施为飞;江苏开展农民工权益保障立法调研[N];人民代表报;2007年
7 记者 宁 杰;妇女家庭权益保障法律援助基金成立[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记者 张文都;省人大立法调研组来我市[N];天水日报;2006年
9 解立军;侵犯受教育权类型及法律分析[N];中国教师报;2004年
10 付忠;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机制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彦红;农村女性人口土地权益保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3 白永利;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腊云;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刘登学;论农民工权益保障及立法思考[D];安徽大学;2005年
3 周莹莹;房地产估价的法律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4 苏桂芝;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5 胡耘通;行政规划利害关系人权益保障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袁琰;被征地农民权益保障制度的法律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高瑞琴;农业市场化障碍的法律分析及对策[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崔洪国;论警察职权与职责的统一[D];山东大学;2006年
9 刘德芳;构建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王春燕;论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48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48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