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浅析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存废

发布时间:2017-11-07 03:27

  本文关键词:浅析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存废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争议仲裁 缺陷 存废


【摘要】:1995年1月1日《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实施,呼唤出了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开启了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一裁二审"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纠纷数量的不断攀升,原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弊端日益突显。2007年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出台,期望缓和矛盾,但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自身设置的缺陷还是无法使我国劳动争议获得真正公正高效的解决,因而有待重新考虑其设置。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分类号】:D922.591
【正文快照】: 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的进程中,伴随着劳动者在其所属单位主人翁意识的淡化,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利益趋向也相分离了,两者纠纷导致劳动争议的纷至沓来,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呼之而出,但从1 9 9 5年劳动法诞生实施的开始就预示了其制度设置的不合理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智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法学评论;2003年06期

2 王振麒;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J];劳动保障通讯;2003年06期

3 王国社;内地与香港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比较研究[J];现代法学;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锐;;试析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陈亚东;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完善[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王波;;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完善[J];当代经理人;2006年21期

4 赵红;;浅析“一裁终局”制度之不足[J];法制与社会;2008年20期

5 林丽玉;;我国内地与香港地区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比较研究——以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8年31期

6 陈建有,刘强;新时期我国高校劳动争议问题探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张冬梅;;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比较研究——兼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不足和完善[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王辉;王骏;;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价值取向及完善[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柯阳友;吴英旗;;我国医疗纠纷解决机制之重构[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高俊学;谈农民工合法权益之保护[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章群;邓君韬;;区域合作下内地与香港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娜;论我国劳动争议分类处理机制[D];青岛大学;2010年

2 田菲菲;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几点思考[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3 何吉英;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宁艳丽;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5 冯翠玲;加强三方机制在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中的建设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吴晓萍;我国劳动仲裁制度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邹郁卓;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探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年冬阳;《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规章的制定和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赵雅丽;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廖海华;论大学生就业权的法律保护[D];湖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兴,吴文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不足及其完善建议[J];法学;2002年10期

2 高霖,苏海刚;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探讨[J];中国劳动;2000年08期

3 王振麒;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立法建议[J];中国劳动;2001年02期

4 陈金红;应建立“裁审分离”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J];中国劳动;2002年06期

5 王全兴 ,侯玲玲;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模式的选择[J];中国劳动;2002年08期

6 苏颖霞,李星光;试论德国劳动法律制度[J];理论导刊;2001年02期

7 阮秀;由个案看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J];律师世界;2001年08期

8 王培韧;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劳动争议问题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9 徐智华;劳动争议处理几个疑难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03年03期

10 徐智华;完善劳动合同立法的几个问题[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杰;;“不发展”的权力[J];领导文萃;2010年01期

2 ;当事人[J];视野;2010年07期

3 ;当事人[J];视野;2010年05期

4 ;当事人[J];视野;2010年06期

5 相颖;;一场癌症引发的两起官司[J];法律与生活;2010年04期

6 吕娟;谢琳;;“打捞队长”和他的律师当事人[J];法律与生活;2010年05期

7 ;退休返聘人员可享受哪些权利[J];山西老年;2010年03期

8 高志海;赵瑞罡;;高效 为公正添翼[J];法庭内外;2010年03期

9 汪懿;;法官称呼的故事[J];法律与生活;2010年05期

10 赵玉考;刘书君;应晓军;袁克明;;连续两次听证会所涉案件的反思[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军;王小红;;英国行政裁判所的改革历程及其启示——兼论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升礼;;倾听[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宁夏卷)[C];2010年

3 刘平超;;巧为学生解心结——学校心理咨询方法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4 晋婷婷;赵明明;王轶;唐玮;陈向东;;枯草芽胞杆菌BG2036胞外释放DNA现象与其缺陷性原噬菌体PBSX的相关性研究[A];2010年第四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于喜富;;比较法视角下仲裁裁决的执行监督——兼论我国仲裁裁决不予执行制度之存废[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乐艳;项蕾红;;165例面部皮炎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7 胡朝安;;浅析房屋预、实测建筑面积差异的原因[A];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杨明磊;;新流感(H1N1)期间员工谘商师的工作策略[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杨文圣;苏朝霞;;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咨询原则研究——试论涧水疗法的两个原则[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再萍;罗小兰;朱红;;失恋问题的叙事治疗:个案报告[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书文;对信访工作制度的思考[N];江苏经济报;2011年

2 滕嘉娣;让“不客气地说”越来越多[N];黑龙江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宋文明;面粉增白剂存废之争[N];中国经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赵达;地级以下驻京办存废尘埃落定[N];光明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英华;一些驻京办确实要撤销[N];检察日报;2010年

6 李克杰;换偶是否犯罪与聚众淫乱罪存废无关[N];检察日报;2010年

7 记者 潘燕 实习生 丁静茹;我市评估四部规章依据结果确定存废[N];郑州日报;2010年

8 刘向;德国:与核电说再见不容易[N];中国石化报;2010年

9 华东政法大学 倪静;法国预审法官制度存废之争[N];人民法院报;2010年

10 孙华;山东大学“山”字校门的存废之争[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剑峰;论前科[D];武汉大学;2010年

2 田洪捚;国际私法法经济学分析评述[D];吉林大学;2009年

3 颜厚广;海事国际私法中船舶碰撞若干法律问题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李妍;中美民事上诉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杨思勤;两岸强制执行制度之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宋春雨;论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王淇;论民事诉讼中的经验法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李树真;司法证明中的逻辑法则与经验法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李宜光;两岸律师辩护制度之比较[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杨晓玲;行政登记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燕;期待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汪舒舒;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的防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加尧;环境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4 花放;诱因演算法则及其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D];浙江大学;2010年

5 陈鹏;劳动教养制度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李涛;现代刑事政策视野下的短期自由刑改革[D];河南大学;2010年

7 孙兵;论劳动教养的检察监督[D];山东大学;2010年

8 韩胜超;我国资格刑的反思与重构[D];河南大学;2010年

9 黄菊;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要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邓卓;美国侵权法中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雅洁[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50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50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c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