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者维权中的政府行为

发布时间:2017-11-09 08:27

  本文关键词:劳动者维权中的政府行为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者权益 劳资关系 政府


【摘要】:劳动关系问题正在成为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中的突出矛盾。多种原因促成了这一问题的尖锐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政府行为。劳动者、资本和政府的三方合作关系中,政府是协调劳资关系的重要力量,有效的劳动行政管理是实施劳动法的重要保证。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我国经济20年的高速增长为世界所瞩目,但不可否认,我国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已成为一个社会焦点。地方政府对于劳动者维权的态度和作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我国当前劳动者权益问题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的经济利益被侵蚀: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工人的利益被严重忽略。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常凯;WTO、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谦;;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之思考[J];法学研究;2007年02期

2 夏正林;;从基本权利到宪法权利[J];法学研究;2007年06期

3 薄振峰,陈飞;论当代中国司法权的异化及其克服[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4 梁迎修;;法律原则的适用——基于方法论视角的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胡兴建;原初状态的由来及其内在困境——浅论《正义论》的逻辑基点[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6 文长春;;罗尔斯、诺齐克与德沃金权利正义论比较[J];学术交流;2006年03期

7 陈乃新;潘高林;;政府农业投入与农民发展权的法律保护[J];行政与法;2006年01期

8 曾晓东;转型期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体制问题[J];幼儿教育;2005年05期

9 丁学智,工旭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胡玉鸿;公序良俗与司法活动——诉讼过程的动态分析之二[J];政法论坛;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荣宁;;新中国社会阶层演变与民主监督制度建设[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黄韬;;国际贸易与劳工权利保护之关系论纲[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3 尔惟;;基于“3E”原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实践——以天津蓟县下营镇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段进朋;王旭;;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深化市场改革[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5 游海疆;;和谐决策:善与善的冲突与路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胡元聪;;从权利与义务平衡的角度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宜勇;张英;;构建和谐的劳动保障新文化[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姚彬;黄良军;;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法官解释确定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周执前;国家与社会:清代城市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变迁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杜晓郁;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劳工标准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4 周振海;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锦洪;我国农地的市地转型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张翠梅;论罗伯特·诺齐克之资格正义理论[D];吉林大学;2007年

7 孙红梅;公证—一种预防性的法律证明制度[D];吉林大学;2007年

8 刘灵芝;中国公民养老权论[D];吉林大学;2007年

9 孟祥锋;法律控权论[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吴茂见;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丹亚;试论乞讨的法律规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陆涛;浅论公安基层派出所诱惑侦查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于江涛;法的利导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王天林;劳工权益的国际化保护趋势研究:劳工标准视角[D];山东大学;2007年

5 叶小平;后税费时代乡镇干部思想和行为变迁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杨荣山;哈特的“规则”理论[D];湘潭大学;2007年

7 王晓炜;蓝色贸易壁垒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8 盛红杰;市民社会视域下的行政权力规制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9 佘莉;迁徙自由论[D];湘潭大学;2007年

10 罗文剑;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制度供给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常凯;论不当劳动行为立法[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守权;侵害劳动者权益将受处罚[J];经营管理者;1995年10期

2 ;侵害劳动者权益将受重罚[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3 阎达五,徐国君;论劳动者权益会计─—重构会计等式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工会财会;1996年05期

4 陈云卿;英国劳动者权益的保护[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1期

5 陈贻新;论股份制与劳动者权益保障[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6 胡敏;完善劳动立法的几点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年01期

7 赵颖惠;当前我国企业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问题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1年S1期

8 ;浙江开展劳动者权益保护活动[J];工会博览;2001年15期

9 唐云岭;为劳动者撑起一片蓝天——安徽省维护劳动者权益状况透视[J];江淮法治;2002年05期

10 黄雄;劳动法律也要尽快“入世”[J];山东劳动保障;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业兴;;劳动者权益保障与经济发展环境优化[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我国职业技能开发趋势与展望[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3 徐国君;熊杰;;论簿记法的创新-三维簿记初探[A];纪念房地产开发会计学术委员会成立十周年论文集[C];2004年

4 徐国君;;论劳动者权益会计[A];纪念房地产开发会计学术委员会成立十周年论文集[C];2004年

5 历正贤;;试论劳动者权益参与企业利润分配[A];纪念房地产开发会计学术委员会成立十周年论文集[C];2004年

6 苏祖勤;田恩舜;钞鹏;;现代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职能论纲[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舟山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课题组;;当前劳动争议处理中若干疑难问题与对策分析[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四辑)[C];2005年

8 杨宜勇;张英;;构建和谐的劳动保障新文化[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陈诗达;;当前劳动关系的主要矛盾及原因[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10 陈诗达;;非公经济劳资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全梅;职工法律援助在上海[N];解放日报;2000年

2 陈爱和;打工者权益为何屡受侵犯[N];法制周报;2000年

3 陈伟龄 吴昌红;非公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3%[N];新华日报;2000年

4 记者 吕雪松;劳动保障执法必须到位[N];河北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苏革;追讨工钱 缘何屡酿悲剧[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1年

6 记者 赵京安;珠海出台“企业工资支付条例”[N];人民日报;2001年

7 宋薇薇;如何全面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N];北京日报;2002年

8 刘震环 韩文;为人力资源会计正视听[N];中国财经报;2002年

9 正文;我国开展有毒有害化学品专项整治[N];中国工商报;2002年

10 车晓蕙 黄玫;应建立破产欠薪保障基金[N];中国化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2 陈琪;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与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勐;人力资源会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2 王珍义;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者权益会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李新颜;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与人力资源的确认计量[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4 郑钢;论我国私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劳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丹;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对中国企业人本管理理念的影响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6 吴金华;转型期劳动者权益法律保护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7 周昭茹;劳动合同期限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郑英伟;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调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文文;劳动契约自由的弘扬与规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董凤华;论劳动尊严权[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61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61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4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