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立法中道德介入的思辨
发布时间:2017-11-09 17:15
本文关键词:劳动立法中道德介入的思辨
【摘要】:"劳善资恶"的认识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在黑砖窑事件后,被学者上升为法律伦理化,亦即立法的道德介入。这是各国在社会发展中都曾面临的课题,诚信原则的确立就是道德介入法律的典型表现之一。对诚信原则产生的原因及其目标,当前我国部分劳动法学者却给出了与西方历史经验截然不同的解读:西方历史经验显示,道德介入法律是让法律从抽象走向具体,以填补法律漏洞;我国部分劳动法学者则相反,认为法律伦理化应从具体走向抽象,否定现行法律秩序。我国劳动立法当前正处在道路选择的十字路口,向前可以巩固社会本位这种多层次的调整模式,向后可以退回国家本位的单一层次的调整模式,而这如何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道德是否能适当地介入劳动立法。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劳动立法中道德不当介入的现象道德评价介入立法应当区分适当与不当:适当的介入是让法律从抽象走向具体,能填补法律的漏洞;不当的介入则使法律从具体变为抽象,与现行法律秩序相背离。回顾2010年的案件,有一类矿难事故引人关注:通过故意杀人,人为制造矿难事故,并以被杀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常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2 徐国栋;诚实信用原则二题[J];法学研究;2002年04期
3 王全兴;;试论劳动者“进出”劳动关系的宽严选择——《劳动合同法(草案)》有关条文剖析[J];中国劳动;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先林;论反垄断法的基本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张武;论政府经济职权的概念和基本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侯国跃;;试论物权法基本原则的确定——兼评《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张,
本文编号:1162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62813.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