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和谐社会中弱势劳动者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9 19:11

  本文关键词:和谐社会中弱势劳动者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弱势劳动者 劳动争议 行政调解


【摘要】:弱势劳动者由于自身技能力较低、年龄较大、竞争能力弱等原因,始终处于劳动者的底层,同时成为劳动争议多发人群。然而,现行法律并未给予其应有的关注,使其日渐成为引发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调解能够高效、及时化解劳动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建立与弱势劳动者劳动争议相匹配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势在必行。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弱势劳动者的范围与特点,随后依据实地调查资料,总结出弱势劳动者劳动争议存在如下特点:争议当事人以健康男性劳动者为主;涉及残疾人的劳动争议较少;弱势劳动者希望能尽快化解劳动纠纷;争议类型简单;大部分争议与经济利益相关。其次,笔者对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现状展开了理论分析,从理论层面考察现行企业调解制度、人民调解制度、行政调解制度这三种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再次,笔者特选取江苏省昆山市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为研究对象展开实证分析,力求以此发掘实践中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运作方式与不足之处。通过介绍昆山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研究相关案例,笔者认为昆山市劳动争议行政调解制度呈现出以行政调解为主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群体性劳动争议受案标准不明确、调解机制不透明、个别劳动争议调解员专业素质不高、调解制度法律依据不足等问题。最后,无论是从理论角度对三种调解制度进行分析,还是从实践角度对昆山模式中三种调解制度的作用进行考察,行政调解制度以其独立、专业的特点成为了处理弱势劳动者劳动争议,切实维护弱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最佳途径。针对三种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缺点以及昆山市劳动争议行政调解制度呈现的特点,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笔者对建立弱势劳动者劳动争议行政调解制度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弱势劳动者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应当遵循平等、效益、行政告知、积极沟通、分类处理的原则。第二,弱势劳动者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应当依据劳动争议涉及的部门性质或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为标准区分重大劳动争议和一般劳动争议并制定相应调解程序。第三,加强弱势劳动者劳动争议行政调解队伍建设。第四,完善弱势劳动者劳动争议行政调解法律制度。第五,提升弱势劳动者劳动争议行政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5;D92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保华;;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基本定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林丽玉;;我国内地与香港地区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比较研究——以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8年31期

3 张晓丽;;法国行政调解专员制度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10期

4 罗兴国;劳动争议基层调解制度质疑[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刘诚;;国外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及其启示[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张冬梅;;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比较研究——兼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不足和完善[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周良沱,章剑;论社会弱势群体与社会稳定[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8 仲大军;廉价劳动力与中国工业化的问题[J];开放导报;2004年04期

9 陈玉萍;国外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J];中国劳动;2005年02期

10 刘诚;;不同模式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异同分析[J];中国劳动;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坤;[N];法制日报;2007年



本文编号:1163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63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6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