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合同服务期规则的适用——以“东航返航事件”为切入点

发布时间:2017-11-18 09:28

  本文关键词:劳动合同服务期规则的适用——以“东航返航事件”为切入点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合同 服务期规则 东航返航事件 违约金 转会


【摘要】:2008年3月31日发生的"东航返航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涉及的诸多法律问题也引发了人们的讨论。从劳动法的角度分析,该事件集中反映出国有航空公司与飞行员之间的劳资矛盾,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飞行员劳动合同涉及的服务期问题以及违反服务期所导致的违约金问题。以该事件为切入点审视现行法律关于服务期的规定会发现,相关立法未对服务期适用的劳动合同类型、合理期限的确定方式做出明确的规定,违约金的设置也有失周全。从应然的角度分析,法律应当规定服务期适用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服务期的期限确定应以培训费与劳动者月工资的比例为基础,以此修正现行违约金规定的不适内容。同时应考虑适时建立飞行员"转会"制度,以实现高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社会转型期中国劳动法理论与制度创新发展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2008年3月31日,东方航空公司云南分公司从昆明飞往大理、丽江等地的14个航班飞到目的地上空后,又集体返航飞回昆明,约1500名乘客滞留。4月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又有3个航班“因天气缘故返航”。据知情人称,这是飞行员对“3.31”集体返航事件的声援。事发后,东航表示,返航事件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冯彦君;;我国劳动合同立法应正确处理三大关系[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2 丁文联;试论劳动合同的附合化[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6期

3 冯彦君;解释与适用──对我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之检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4 董保华;邱婕;;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应作去强扶弱的调整[J];中国劳动;2006年09期

5 杨军;;飞行员辞职拷问民航体制[J];南风窗;2006年1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煜儒;[N];法制日报;2007年

2 劳动保障部法制司 沈水生;[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3 赵蕾;[N];南方周末;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源;;我国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王全兴;黄昆;;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若干规则[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3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性质辨析——兼评我国企业劳动规章法律制度[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4 王天玉;金哲;;现代性:劳动法的功能和价值定位[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5 杨樝;;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完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于兆波,马鸿燕,马大宇,马蕾;依法治校背景下的高校工会[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侯殿收;;理性分析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利与弊[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张菁菁;;浅谈劳动争议[J];才智;2009年08期

9 时秋;;法经济学视角下的新劳动合同法探析[J];才智;2009年22期

10 夏蕾;论社会法与经济法之殊异[J];长白学刊;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川;;集体合同制度法律问题研究[A];深化企业改革的法律问题[C];2000年

2 陈业宏;肖蓓;;外资并购中国企职工劳动就业权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吕金朝;;论未续签合同劳动关系的性质及法律责任[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刘晶;就业与社会保障互动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岳宗福;理念的嬗变 制度的初创[D];浙江大学;2005年

5 张龙;行政知情权的法理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陈建;论仲裁员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丁俊峰;合同视角下股东知情权理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8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孟兆芳;以人为本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鲍云松;竞业禁止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康丽丽;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黄学军;罢工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陆静;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瞿逸;我国经济转轨期民工荒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翟旭丹;演员自雇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彦君;论劳动法是保障人权之法[J];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彦君;王天玉;;劳动合同服务期规则的适用——以“东航返航事件”为切入点[J];当代法学;2009年04期

2 胡彩霄;;劳动合同适用违约金责任问题的思考[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杨肖飞;;关于劳动合同违约金的思考[J];甘肃农业;2006年11期

4 简颖慧;章亮明;;探析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的立法问题[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10期

5 陈劢卓;;违约责任在劳动合同法和合同法中的异同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11期

6 帅锦铃;;构建我国违约金制度的建议[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S2期

7 薛宏莉;;新《劳动合同法》叫停违约金 企业不给高薪恐难留住高才[J];今日南国;2008年06期

8 王云丽;袁远;;劳动合同违约金适用理由及条件初论[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11期

9 周敏;;试论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0年02期

10 陈志亭;;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看大学生就业法律环境的变化[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黎秀蓉;;《劳动合同法》的博弈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顾建华;汤延龄;周敏;;规范劳动合同,和谐劳动关系[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5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冯亚;孙晓军;杨德文;许青;;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肖永泼;;劳动合同法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意愿[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9 钱祥福;;试论工会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的途径与方法[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10 常凯;;《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娜;炒老板鱿鱼 不必再担心违约金[N];民营经济报;2007年

2 李莉;解读劳动合同法仅两种情况辞职需交违约金[N];今日信息报;2007年

3 赵剑波邋见习记者 吴琼;信访窗口前看《劳动合同法》[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4 王石川;谨防《劳动合同法》遭遇执行困局[N];证券时报;2007年

5 李成刚;专家呼吁正确理解劳动合同法[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6 记者 杨金霞;肖胜方:劳动合同法考验企业用人[N];民营经济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陆飞;劳动立法的“里程碑”[N];安庆日报;2008年

8 翟继满;新《劳动合同法》,,能绕得过去吗?[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武文杰;保姆能否得到劳动合同法保护[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10 史晓菲;《劳动合同法》考验企业管理思维[N];消费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席志国;契约自由视角下的损害赔偿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蒋志明;两岸民事违约责任之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洪峰;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黄凯;论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刘松珍;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李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四川中小企业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张伊娜;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李鹏;劳动合同法视野下的竞业禁止[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谷长江;劳动法上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烟台大学;2008年

9 石磊;新《劳动合同法》下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权利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10 白文钦;中韩劳动合同制度比较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本文编号:11993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993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0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