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就业协议的法律属性
本文关键词:刍议就业协议的法律属性
【摘要】:就业协议制度产生于大学生就业由计划转向市场的过程中,是为规范和促进大学生就业所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但自其实施以来,因性质不明、内容空泛、约束力差等原因一直备受争议,尤其是就业协议的性质更是人们争议的焦点。本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台湾地区的"采用内定"理论,依据劳动合同法的原理,确认就业协议性质是附条件的劳动合同,并据此明确了高校在就业协议中的法律地位,即就业协议的审批机构,而非签订主体。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
【基金】: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处的大力支持,项目编号:08MSW05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我国高校现行的就业协议制度,是伴随着我国就业制度从统包统分向学生自主择业方式转变的过程而出现的。该制度对规范和促进大学生就业曾起过重要作用,但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以及协议书本身缺陷,其应用情况并不理想,而且逐渐成为毕业生择业、就业过程中的一道藩篱,其中就业协议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凯丽;张秋潮;林涌谋;;论过错推定原则在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中的适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2 王红艳;罗锐;;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损害赔偿责任述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3 陆波;;高校教师权利法律救济机制的现状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金一超;;从审核到立法:论大学章程的生效程序[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6期
5 梁宏;;对高校无形资产保护策略的分析——从法学的视角[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8期
6 ;答询热线[J];干部人事月刊;1994年11期
7 许圣义;许昌浩;;警惕劳动合同陷阱[J];成才与就业;2011年Z2期
8 汪传雷;刘新妍;王如正;;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法规政策演进研究[J];现代情报;2011年06期
9 周建伟;;对防范高校大学生管理法律风险的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徐福平;;就业歧视不能小觑[J];教育;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宇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促进高等学校法制工作不断发展[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光慧;;高校制度建设的概念、法律依据与基本原则[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赵胜年;;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学校的法治管理工作[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劳凯声;;如何理解和设计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5 黄永乐;;制度变迁下公民的高校受教育权之属性探讨[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王敬波;;我国公立高校法人财产权益分析[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A];2008中国生物质能源技术路线标准体系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陈世敏;;劳动仲裁若干热点问题浅析[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9 王立民;穆中杰;练育强;;论高校自主办学与政府依法行政[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A];首届中国水泥企业总工程师论坛暨水泥总工联谊会成立大会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婧;毕业生维权六途径[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8年
2 记者 李勇;边远地区工作三年政府代还本息[N];法制日报;2006年
3 黄辉记者 李青;教育经费立法要加快[N];法制日报;2006年
4 ;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共建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N];中国财经报;2001年
5 记者 王庆环;国家助学贷款出台代偿办法[N];光明日报;2006年
6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N];中国档案报;2008年
7 陈祥华邋谢晓平;职场新人上路 法眼看路牌[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刘莉;学生考试作弊 未获学位资格[N];法治快报;2006年
9 湛中乐;依法治校需以人为本[N];人民法院报;2006年
10 记者 杨月清邋通讯员 范昕 金宇鹏;陕西省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中直招士官工作会议召开[N];陕西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敬波;高等学校与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苟人民;高等教育领域的平等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高淑贞;论受教育权[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杨琼;学校法人治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兰领;论政府与公立学校的行政法律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李静蓉;论中国高等教育法律的秩序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成;宪法视域中的高等教育机会平等与少数民族录取优惠政策[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龚钰淋;行政法视野下的公立高校教师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李从浩;中国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欢;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性质与地位[D];吉林大学;2005年
2 沈晓燕;高校内部管理法治化论要[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程昭伦;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陆海;论社会转型时期高等学校腐败现象的法律规制[D];苏州大学;2004年
5 何岩;我国高等学校依法治校问题探析[D];吉林大学;2007年
6 陆波;高等学校教师权利法律救济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郭映芬;论我国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D];湘潭大学;2006年
8 张涛;公立高等学校法人制度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9 张忠平;政府与高等学校法律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孔玲;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与大学生权利关系探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02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202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