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与选择:劳动法如何照耀家政工人
本文关键词:理念与选择:劳动法如何照耀家政工人
【摘要】:是否应该将家政工人纳入劳动法律保护范围,并给予家政工人劳动法之"工人"身份和待遇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立法的重要难题。从比较法来看,世界范围内对家政工人劳动权益保护主要有民事法律保护、劳动法保护、专门法保护以及民事——劳动法律协同保护四种模式。然而,家政工人所具有的不同于一般工人的差异性决定了专门法保护模式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我国立法应该将家政工人纳入劳动法律体系中保护,颁布《家政工人劳动权益保护法》,提升我国家政工人的地位和待遇,促进家政产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7批面上资助(编号:20100471134)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2011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第100届年会高票通过了《家政工人保护公约》。该公约的通过标志着国际社会开启了对非正规经济劳动者保护的劳动法律之门,意味着国际劳动法对劳动者权利保护的范围扩展至被视为典型的非正规经济活动的家政服务领域。在此背景下,我国国内立法面临着如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大武;;台湾地区家政工人劳动权益保护法律实践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0年06期
2 周建新;周大鸣;;保姆的群体特征研究——中国东南沿海散工典型个案研究之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慧,朱丽;试论对竞业禁止的限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李亮辉;;“过期劳动合同”法律问题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高凌霄;;论集体合同自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喻术红;我国无效劳动合同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法学评论;2005年03期
5 叶荣贵;;美国反就业歧视国法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法制与经济;2006年08期
6 太月;;我国经济性裁员中的劳动者保护探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11期
7 邓可祝,范圣兵;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之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冯彦君,王佳慧;我国劳动法中应设立竞业禁止条款——兼谈弥补我国《劳动法》第22条的立法缺失[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6期
9 汪拥政;;中西方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之比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黄涛;;家政服务业用工关系与家政工权益的法律保护[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郝红梅;平等就业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帆;论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叶楠;论我国劳动知情权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计琳婷;关于劳动者辞职权的探讨[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褚军英;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5 刘芳;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贾庆伟;劳动者辞职权探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7 冯丽;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会维权职能履行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凌小薇;劳动者辞职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吴雪花;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郭红艳;公司自制规章合法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大武;;台湾地区家政工人劳动权益保护法律实践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0年06期
2 魏静;;论我国家政工人劳动权益立法保护模式之选择——基于家政工作的特殊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刘作翔;理想的法律模式之建构原则[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6期
4 三木;;喜看法典之神今日播福人间[J];创业者;1994年09期
5 郭军;关于制定《劳动法典》的思考[J];中国工会财会;2003年05期
6 姜涛;法律模式对金融体系影响的实证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7 曾碧忠;;一部劳动法典的颁布引起强烈的社会共鸣——省劳动局局长访谈录[J];创业者;1994年10期
8 黄龙;论劳动法的法典化[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史探径;应当重视劳动法的作用[J];法学评论;1986年04期
10 卢云;法律模式转换:一场深刻的革命性变革[J];中国法学;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飞龙;;香港基本法模式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分权与自治的视角[A];中国--瑞士“权力的纵向配置与地方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文燕;;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梁智;;劳动争议案件的分类以及办理该类案件的相应法律依据[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慧颖;女性劳动权益保护研讨会召开[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2 记者 迟宏波 实习生 任艺;金融危机下女性劳动权益保护受关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3 李忠志;高温劳动权益保护要有刚性规定[N];河北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春霞;进一步增强对女职工的劳动权益保护[N];中国妇女报;2010年
5 本报驻基辅记者 朱冬传;俄乌:运动员权益受劳动法典保护[N];法制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刘福国;探讨金融危机下的女性劳动权益保护[N];中国妇女报;2009年
7 孟晓蕊;专家学者研讨“家政工劳动权益保护”[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8 华伦辉;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若干问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9 ;倪豪梅委员:新形势下的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郑爱青;我国妇女劳动权益保护的喜与忧:认识决定行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明;经济法实质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2 饶志静;英国反就业歧视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林;我国金融监管法律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谢志根;外国驻华使领馆中国雇员劳动权益保护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狄卫华;论我国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罗婷婷;论企业征信机构的法律模式[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卡丽娜·卡德尔汗;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区域经济合作法律模式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6 熊晓军;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张学强;电子监听制度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8 胡凯林;股东资格确认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9 叶青;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罗小勇;论我国证券监管法律模式的完善[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02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202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