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对劳动争议的“私了协议”仲裁委员会有权认定无效

发布时间:2017-11-21 03:15

  本文关键词:对劳动争议的“私了协议”仲裁委员会有权认定无效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争议 仲裁委员会 工伤保险 工伤事故 协议 伤残抚恤金 法律法规 劳动部门 申请仲裁 社会保险关系


【摘要】:
【作者单位】: 河北省鹿泉市劳动人事局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2000年 3月《中国劳动》刊载的《“私了协议”仲裁委员会有权认定无效吗》一文中提到:张某系某厂聘用的采购员,,在一次出差中发生了工伤事故,造成五级残废。厂方提出给张某报销医疗费、住院费外,再一次性支付张某 10000元伤残抚恤金,然后终止社会保险关系和劳动关系。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劳动争议篇(续)[J];中国工运;1996年05期

2 陈必胜;仲裁办案程序的健全与完善[J];中国劳动;1996年02期

3 祝琪;谈劳动争议案的移送管辖[J];中国劳动;2001年12期

4 ;一九九三年全国劳动争议处理情况[J];中国劳动;1994年07期

5 张法昌;非法用工主体与招用人员发生争议仲裁委不应受理[J];中国劳动;2000年08期

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不予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制作不予受理通知书的通知[J];中国劳动;2001年01期

7 朱敏;进入行政复议程序并涉及劳动争议的案件仲裁委员会是否受理[J];中国劳动;2000年06期

8 闰建平;对劳动争议的“私了协议”仲裁委员会有权认定无效[J];中国劳动;2000年11期

9 ;劳动争议篇(续)[J];中国工运;1996年09期

10 ;劳动争议篇(续)[J];中国工运;199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群;邓君韬;;区域合作下内地与香港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黄玉华;;劳动争议及其预防[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关勇;;从劳动争议谈劳动者权益保障[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林磊;;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缺陷分析与重构[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潘旦;;金融危机背景下私营企业劳动争议研究——以温州市为例[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6 陈会广;吴沅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与诉讼比较研究——基于金坛的案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高中林;;亟待完善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8 张兆国;;是劳动合同关系还是借用关系——从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谈起[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冯建生;;关于职工保护自身劳动权益的思考[A];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运行机制变革研讨会议论文[C];2004年

10 李根生;;浅谈劳动者离职后返还用人单位财物的法律适用问题[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邵伟;筑牢监察大坝解决劳动争议事半功倍[N];中国妇女报;2010年

2 记者 庞俊峰;前三季度劳动争议结案率为97.3%[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3 青浦区人民法院课题组;上海市青浦区 搭建裁审长效沟通平台[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4 马倩 杨晓蓉 张羽馨;建立裁审协调机制 共筑和谐劳动关系[N];江苏法制报;2008年

5 本报通讯员 沈宇 本报记者 顾雯;化解劳动争议,雨花台区新招迭出[N];南京日报;2008年

6 记者 俞艳婷 通讯员 吴军;劳动争议最快的当天就能解决[N];嘉兴日报;2009年

7 白永亮;劳动争议的法院管辖地如何确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8 记者 丛民 通讯员 王东 葛红普;济南乡镇将全部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N];工人日报;2009年

9 潘志明 陈娴静;吴江联合社会组织成功调结劳动争议[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记者 顾雯 实习生 杨志;6种劳动争议 街道便可调解[N];南京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何雪飞;中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救济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金哲;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朱剑宇;中国劳工权益保障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滕腾;我国就业歧视抑制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在范;俄罗斯劳动法利益平衡理念的实现机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8 刘道强;美国集体谈判的法律保障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兾匴;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王丽娜;论我国劳动争议分类处理机制[D];青岛大学;2010年

3 宋军发;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4 李华武;我国劳动争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5 王丽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改革与完善[D];吉林大学;2011年

6 韦凤泉;劳动争议裁审模式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冬华;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实证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8 杨思远;劳动争议的实证分析与法律救济[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9 朱香艳;我国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贾宁;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反思与重构[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09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209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e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