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
本文关键词: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关系 劳务派遣 劳动安全卫生 权益 和谐稳定
【摘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其内在条件是当事人对对方履行有关义务情况满意,换言之也是对自己有关权利实现情况的满意,这种满意程度越高,劳动关系就越和谐稳定。反之,在劳动关系中任何一方的利益不断遭受侵犯,必然失去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基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关键是维护劳动关系中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程度,决定着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程度。
【作者单位】: 河北劳动关系职业学院教务处;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既是贯彻实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良方。现在国家十分重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劳动关系作为社会关系最普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和谐社会构建,应以切实促进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重光;;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之分析[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张弟容;;论劳务派遣制度下的逆向派遣问题[J];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3 孙秀成;;以规范的劳务派遣构建高校和谐的劳动关系[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范重光;;论劳务派遣员工与用工单位的合同法律关系[J];上海企业;2010年01期
5 田玉莲;;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6 石晓天;;劳权的困境——对派遣劳动者权益的思考与探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方江宁;;劳务派遣中受遣员工权利保护法律问题探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周国良;许建宇;;再谈劳务派遣用工[J];中国劳动;2009年04期
9 孙联明;;关于高校非事业编制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的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杨美荣;;劳务派遣中劳动者致害第三人责任承担的制度适用厘清[J];法制与社会;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立法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冯亚;孙晓军;杨德文;许青;;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邱小平;;新时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4 陈诗达;;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现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5 朱文岩;;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的再思考[A];河南省冶金企业创新与和谐发展研讨会——暨技术经济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叶青华;叶坤;付清林;;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市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现状及对策探析[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谢忠东;;试论涉外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陈诗达;;完善劳动(集体)合同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9 董保华;裘国梁;张宪民;戴建平;屠可风;宋志宏;周开畅;陆胤;关馨;徐颖;宋靖;朱懂理;薛孝东;朱雯雯;吕岗;;劳动关系多方协调机制研究(总报告部分)[A];2005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5年
10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勇;警惕劳务派遣出现“多角”复杂关系[N];工人日报;2008年
2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会长 贾俊玲;善用劳务派遣[N];人民日报;2008年
3 孙瑞灼;莫让“劳务派遣”成规避新法手段[N];经济参考报;2007年
4 记者 李京华;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埋下隐患[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本报记者 潘从武;完善规章规范管理劳务派遣[N];法制日报;2011年
6 徐妤 广东省广州市人社局;安排劳务派遣工超时加班应该如何处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7 川工;关于规范劳务派遣的立法建议[N];工人日报;2006年
8 关彬枫;以立法规制无序失范、迅速膨胀的劳务派遣[N];工人日报;2007年
9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胡高崇;劳务派遣被滥用 职工权益难保障[N];人民政协报;2011年
10 孙瑞灼;劳务派遣亟待堵上法律缺口[N];市场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3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程武龙;公务员劳动基本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硕;劳务派遣中雇主的责任及法律风险防范[D];吉林大学;2011年
2 高tq;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康皓;我国劳务派遣用工难点问题研究及其政策建议[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张奇;劳务派遣之负效应与应对机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赵琳琳;劳务派遣连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尹晨臣;现阶段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劳资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36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23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