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
本文关键词: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
【摘要】:目前,针对农民工的各种法律和政策保护越来越完善,但与此同时,农民工,尤其是伤残农民工的处境却依然不利。本文认为造成伤残农民工权益保护制度悖论的原因在于伤残农民工的维权道路上存在着一个与赋权完全相反的剥权的过程。剥权主要表现为制度运作实践中形成的制度连接机制。本文主要分析了资本和地方权力体系在制度运作实践中形成的去合法性、增大维权成本、对制度的选择性利用和弱化社会支持四种制度连接机制。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 :伤残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制度悖论 时下 ,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人们已经认识到 ,经济的迅速发展并不能排除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 ,经济实力的增强也不会导致这一问题的自然解决。以工伤者为例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一方面是日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肖碧梧,黄松林;中山市小榄镇五金行业工伤情况调查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3年02期
2 张胜先,伍浩鹏;“恶意诉讼”的社会危害性及对策[J];河北法学;2002年05期
3 叶淦湖,刘小红,叶惠明;东莞石碣镇2427例工伤患者伤情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3年04期
4 刘俪蔚;贫困地区的妇女赋权和生育控制[J];南方人口;2001年01期
5 丘海雄,徐建牛;市场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2004年04期
6 马德峰,雷洪;关于城市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新进展[J];浙江学刊;2000年05期
7 常凯;WTO、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8 刘晓峰;欠资与惩罚——政府是如何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矛盾的[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明礼;;地方政府竞争研究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操良利;廖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问题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万翔;企业社会责任与对外经济贸易[J];北方经贸;2005年02期
4 赵琼;张应祥;;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捐赠行为的比较研究[J];社会;2007年05期
5 薛李林;农民要增收,功夫在农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胡昂;辩证地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剥削问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龚柏华,刘军;从WTO和人权国际保护角度评在中国推展SA8000标准[J];比较法研究;2005年01期
8 刘湘国;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冲突的原因及对策[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司庸之;经济基础的定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的界定[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郑启福;;推行社会责任标准SA8000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韬;;国际贸易与劳工权利保护之关系论纲[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2 王勇;;权利的社会回归:论城市规划的非市场缺陷[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范斌;;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A];第二届中国社会工作论坛暨第五次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内地部分)[C];2004年
4 孙琼如;;增权:受虐待老人社会工作新理念[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七)[C];2005年
5 张勃;;增权:社会救助工作的社会工作者介入[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杨宜勇;张英;;构建和谐的劳动保障新文化[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姚彬;黄良军;;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虹;企业社会责任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杜晓郁;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劳工标准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3 龙云安;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徐雪松;企业慈善行为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李萌;中国转型时期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张飞;中国农地非农化中政府行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7 陈红;循环型农业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唐丽萍;我国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地方治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许源源;中国农村扶贫瞄准问题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10 王欢苗;企业社区关系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林;劳工权益的国际化保护趋势研究:劳工标准视角[D];山东大学;2007年
2 王晓炜;蓝色贸易壁垒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3 孙亦玢;论民事诉讼中诉讼风险的规制与防范[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4 徐弘艳;关于国际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挂钩的若干法律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彭珊珊;论SA8000标准与中国劳工标准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邸丽娟;我国城区居民养老方式问题探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朱元;国际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周炎炎;制度与农民工工资拖欠[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刘俊杰;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10 白丽影;WTO影响下劳工权益保护与国际贸易的法律规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一兵;当代中国进城农民罪案高发原因探析[J];江海学刊;1998年03期
2 俞德鹏,陈智慧,汪海军;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与城市外来民工犯罪[J];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3 周大鸣;外来工与“二元社区”——珠江三角洲的考察[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陈卫,苑雅玲;中国的生育健康研究:回顾与展望[J];人口与经济;1997年03期
5 谭琳;中国妇女的生活质量与计划生育[J];人口研究;1994年03期
6 穆光宗;中国人口生育率下降的代价:框架性意见[J];社会科学;1998年06期
7 张励仁;影响贫困地区女性素质的四种因素[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8 洪银兴;地方政府行为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J];经济学家;1997年01期
9 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10 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J];社会学研究;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领导带好头 清退不发愁[J];中国劳动;1982年05期
2 ;中国当今农民阶层结构[J];社会;1990年01期
3 许晓军,汤金诗;农民工问题——社会公平面临的新挑战——某造船厂农民合同工状况调查[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4 陆应湖;来自民工潮中的呻吟[J];江苏统计;1994年10期
5 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05期
6 ;东莞民工状况调查[J];战略与管理;1995年02期
7 王文珍;外地农民工遭遇工伤怎么办?[J];中国劳动;1996年07期
8 田凯;关于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调查与思考[J];人口学刊;1996年04期
9 马西恒!江苏;公有制企业如何招用农民工[J];社会;1996年02期
10 李淋,,冯桂林;试析农民工的消费行为──宜昌市农民工消费的调查与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鸣;;论民营企业中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晓华;;在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的同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3 何旭;;浅论“农民工”的文化享受[A];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全国群众论文评奖论文集[C];2003年
4 郭兴全;;贯彻“三个代表” 关注农民工阶层[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C];2003年
5 张岳公;;关注农民工文化利益 让更多人享受发展实惠[A];群众文化论丛(18辑)[C];2004年
6 何旭;;关注农民工的“负文化”现象[A];群众文化论丛(18辑)[C];2004年
7 单友根;;组织农民工合作医疗势在必行[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艾春岐;;城乡统筹 解决好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难题[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韦庆儿;;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几个现实性问题[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10 秦奋;;农民工流动时空变化研究——以固始县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效玉 谭禄宏 叶子;施工不忘环境美[N];中国企业报;2000年
2 特约记者 林静 通讯员 赵敏 鲜春章;外出农民工 汇钱都带税[N];中国税务报;2000年
3 ;淮北市加大依法裁决力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付忠;京城出租车业问题多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5 叶立梅(作者系北京社会科学院城市所副研究员);“民工潮”与北京的城市化[N];北京日报;2001年
6 孟德如;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N];中国财经报;2001年
7 钟山;书写绿色枢纽三个精彩[N];中国邮政报;2001年
8 北京莫少平律师事务所 顾文扬 律师;劳动纠纷中的农民工[N];法制日报;2001年
9 盛明富;怎样认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N];工人日报;2001年
10 彭定巧 华建国;盐城拖拉机厂妥善解决劳动争议[N];工人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子玮;樊援的绳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叶旭军;城市外来农民工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刘晓峰;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制度性障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黄玉捷;内生性制度的演进逻辑[D];复旦大学;2004年
5 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谢嗣胜;劳动力市场歧视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D];浙江大学;2005年
7 于凤荣;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吴靖;中国城市化制度障碍与创新[D];西北大学;2006年
9 杨卫军;人力资本视角的农民增收[D];西北大学;2006年
10 杜漪;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经济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D];安徽大学;2003年
2 戴燕;肥东县春节返乡农民工日常生活考察[D];安徽大学;2003年
3 曹义宏;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冲突[D];安徽大学;2003年
4 谭正萍;成都市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王红艳;作为群体存在的农民工地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陈海华;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探析[D];广西大学;2004年
7 祝坤;长春地区农民工社会资本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
8 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曾涵;人文关怀视野中的农民工权益法制保障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秋立;我国农民工管理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96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296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