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农民工维权行动的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4 15:22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维权行动的路径分析 出处:《学术交流》2009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农民工 维权行动 维权方式 劳动关系 社会支持 合法权利 行动者 社会资本 不同地域 社会关注


【摘要】:在我国劳动关系中,农民工的合法权利往往受到侵犯或不公正的对待。虽然在农民工维权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但是,他们仍会因时因势以各种方式、按自己的理念采取维权行动,即根据自己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政策法规、社会支持和社会关注、自身社会资本等实际情况的认识或判断,采取最为可能达到行动目的的维权方式。劳动关系中的农民工维权行动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等领域已经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着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政府在农民工维权过程中应当准确定位。
【作者单位】: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保险与社会保障系;
【基金】:2007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课题《基于开发区外来务工青年的人本社区建设研究》(07CGSH028YBM)的序列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数以千万计的农民以“离土不离乡”或“离土又离乡”的形式转入第二、第三产业,他们中那些被雇去从事非农业劳动、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被标为“农民工”。毋庸置疑,农民工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理应得到与其为社会做出的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京;关注农民工与农民工的自我关注[J];小城镇建设;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乾;;农村留守儿童交往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2 吴新生;晋新焕;;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3 吴秀娟;;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4 马忠才;;分层与流动:回族女童教育的动力机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5 鲍宇;;非农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及对策分析[J];北方经济;2006年14期

6 郭建如,马林霞;社会学的制度与教育制度研究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7 文东茅;;我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及其对弱势群体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8 沈祖超;阎凤桥;;社会分层对于高等教育分层的影响——西安民办高校学生家庭背景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9 李伟东;对北京外来工的权利保护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10 冯英;渐进主义:自由实现的方式——论严复的社会变革思想[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红涛;;强势与弱势分割——信息传播资源分配结构的动态观察[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陈文正;;生存剥夺、村民行动与村庄失范——浙东A村的个案分析[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郭宝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地方政府职能发挥[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韦小鸿;;刍议社会阶层结构合理化与构建和谐社会[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春秀;《三联生活周刊》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丁四海;哲学视野中的个人崇拜[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陈锋;文化资本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陈振中;论教育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鸿;现实社会结构观与西方社会结构理论批判[D];吉林大学;2005年

7 秦琴;当代乡村社会中的“社会资本”研究[D];上海大学;2005年

8 赵可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制度变迁的理论阐释[D];复旦大学;2005年

9 王昊;意义的解码[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沈金华;走向新的社会集约和博弈[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伟京;论建立解决环境冲突的公众参与机制[D];福州大学;2003年

2 李松林;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对学校课程的支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黄炯;湘东泉村宗族的社会结构与变迁[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唐睿;中等收入阶层与稳定——北京市中等收入阶层状况和政府信任度分析[D];北京大学;2005年

5 陈祥福;当代中国农民身份转换的政治学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良伟;社会文化变迁与新时期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革新[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傅琦;中国社会结构分化对群际交往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周慧;明代的科举与社会流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小萍;新时期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及其对政治发展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亚辉;农民工犯罪的文化冲突解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东涛;乡镇企业的经济调查及其理论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2 蒙晨,邹农俭;关于亦工亦农阶层状况的调查[J];人口学刊;1985年04期

3 沈冰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价值观的变化[J];社会学研究;1986年01期

4 吴旭华;;广州青年合同工调查[J];青年研究;1986年11期

5 何东霞;论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双重使命[J];求索;1989年06期

6 辛泽;赞歌中的警铎声——读《秋之惑》和《枸桃树》[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7 李永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态势及其对策[J];浙江社会科学;1989年05期

8 陆学艺;重新认识农民问题——十年来中国农民的变化[J];社会学研究;1989年06期

9 丁建华;农民合同工的期待[J];社会;1989年11期

10 卓勇良;城市(镇)劳动力短缺的深远影响[J];浙江学刊;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仲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供销合作社的作用[A];全国市场经济与商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2 李仁裕;吴准;;144例生产事故分析[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3 钱汶;陆纯明;;94例凶杀案司法精神病鉴定分析[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4 胡灿;;我国建筑安全发展研究与对策[A];全国第二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青;;对贵州流动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学思考[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徐鸣;;论民营企业中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晓华;;在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的同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8 何旭;;浅论“农民工”的文化享受[A];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全国群众论文评奖论文集[C];2003年

9 魏福旗;;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政治类[C];2003年

10 田正利;;论弱势群体[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效玉 谭禄宏 叶子;施工不忘环境美[N];中国企业报;2000年

2 特约记者 林静 通讯员 赵敏 鲜春章;外出农民工 汇钱都带税[N];中国税务报;2000年

3 ;淮北市加大依法裁决力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付忠;京城出租车业问题多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5 叶立梅(作者系北京社会科学院城市所副研究员);“民工潮”与北京的城市化[N];北京日报;2001年

6 孟德如;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N];中国财经报;2001年

7 钟山;书写绿色枢纽三个精彩[N];中国邮政报;2001年

8 北京莫少平律师事务所 顾文扬 律师;劳动纠纷中的农民工[N];法制日报;2001年

9 盛明富;怎样认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N];工人日报;2001年

10 彭定巧 华建国;盐城拖拉机厂妥善解决劳动争议[N];工人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子玮;樊援的绳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叶旭军;城市外来农民工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刘晓峰;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制度性障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邢古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工农联盟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5 彭效军;西部开发中增长极的集聚和扩张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6 黄玉捷;内生性制度的演进逻辑[D];复旦大学;2004年

7 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谢嗣胜;劳动力市场歧视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D];浙江大学;2005年

9 于凤荣;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吴靖;中国城市化制度障碍与创新[D];西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D];安徽大学;2003年

2 戴燕;肥东县春节返乡农民工日常生活考察[D];安徽大学;2003年

3 曹义宏;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冲突[D];安徽大学;2003年

4 谭正萍;成都市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樊雅丽;关于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伦理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罗亚莉;探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角色心理的社会价值[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7 徐志e,

本文编号:1328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328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7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