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视野下规范劳务派遣发展的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劳动合同法》视野下规范劳务派遣发展的对策研究 出处:《特区经济》2010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针对我国目前快速但无序发展的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做出了相应规定,但仍存在缺陷,因此,应从完善立法、规范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及政府的行为方面促进劳务派遣的发展。
【作者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兴用工和就业形式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近几年来传统就业岗位不断减少、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发展劳务派遣意义更加重大。但因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使得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规避劳动法律责任,极大的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虽然《劳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贵明;;基于不同视角的劳务派遣制度分析——兼论促进劳务派遣业发展的建议[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合同法课题小组;汤茂立;杨思斌;;《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及问题分析——以劳务派遣为例子[J];法制与社会;2011年01期
2 吴新南;;浅谈多种用工形式下劳务派遣工的思想动态和工作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0年20期
3 谢腾欧;王云彤;;浅析达州市劳务派遣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经验[J];经济师;2010年03期
4 贺铁明;王美萃;郝瑛;;基于利益相关者力量制衡的我国劳务派遣规范体系构建[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白小平;;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生产力研究;2012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顾敏;上海高校劳务派遣员工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黎;我国人才租赁市场成因与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刘贺;我国企业劳务派遣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5 吐尔浑·艾力;新疆劳务派遣问题法律因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宋丰景;专用性人力资源与劳务派遣——劳务派遣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2 郑尚元;;不当劳务派遣及其管制[J];法学家;2008年02期
3 高国梁;;论《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务派遣制度[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毕小青;严荣;;国内人力派遣研究现状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6期
5 张伟东;钱利君;;国内劳务派遣相关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8年11期
6 苏慧文;刘洁;;新形势下劳务派遣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芳萍;;刍议事业单位劳务派遣及其注意事项[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2期
2 陈英凤;;遏制劳务派遣泛滥需法律“给力”[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8期
3 赵靖;;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与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6期
4 李一然;;劳务派遣中的四大侵权现象[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7期
5 胡高崇;;劳务派遣乱象纷繁 同工同酬形同虚设[J];法庭内外;2011年08期
6 李峰;;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风险及应对[J];人事天地;2011年06期
7 陈英凤;;遏制劳务派遣泛滥需法律“给力”[J];工会博览(下旬刊);2011年06期
8 杨鹏飞;;国有企业滥用劳务派遣现象分析[J];上海企业;2011年08期
9 本刊记者;;努力推动劳务派遣用工的依法规范[J];中国工运;2011年08期
10 陈英凤;;规范劳务派遣 亟待法律“给力”[J];中国工运;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沛佩;;浅析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法》规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2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3 何德宝;;劳务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平瑛;;休闲渔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及发展对策[A];2008(舟山)中国现代渔业发展暨渔业改革开放三十年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黎颖菁;黄正恩;李良活;;广西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与产业发展对策[A];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翟印礼;刘彤;;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7 孙钧;黄贤国;;加人WTO后浙江水果业的发展对策[A];浙江省园艺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廖正品;;我国塑料节水器材的基本现状与发展对策[A];2002年中国工程塑料加工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侯方安;董佑福;张杰云;;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对策[A];山东生态省建设研究(2004)[C];2004年
10 王诗成;;培植山东海岸带经济打造我省亮点工程[A];山东省海洋经济技术研究会2005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伟杰;劳务派遣无序发展“架空”劳动合同法[N];工人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钱培坚;劳务派遣不应成为实施《劳动合同法》的“灰色地带”[N];工人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钟振宇;劳务派遣缘何突然火爆[N];四川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黄娴 实习生 韦步春;劳务派遣,,一把双刃剑[N];北海日报;2008年
5 信慧行企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何斌;《劳动合同法》为劳务派遣定规矩[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许浩;劳务市场无序 派遣制度滥用[N];中国经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汤碧琴邋实习生 茅晓燕;劳务派遣有了规矩[N];宁波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张汉澍;四海商舟曝用工丑闻电商业用工乱象频发[N];华夏时报;2011年
9 梁忻;《劳动合同法》净化劳务派遣市场[N];中国企业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王娇萍;劳务工权益有人“负责”了[N];工人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姜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年
7 张贵海;中国滑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8 陈颖;我国网上书店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郭占力;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娟;劳动关系非标准趋势下的劳务派遣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毛东彦;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劳务派遣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李娟;论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则[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4 魏珂;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完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邓雅静;《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郭喜平;完善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法律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8 赵刚;[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任剑雄;新劳动立法背景下的劳务派遣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31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331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