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德国劳动法中的解雇保护制度

发布时间:2018-02-02 21:27

  本文关键词: 被解雇 劳动关系 雇员 保护制度 德国民法典 合同关系 雇主 意思表示 劳动法 正常解 出处:《中外法学》200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 一、解雇的概念和法律性质(一)概念辨析:解雇为"合同终止"之下位概念本文所称的解雇,是指作为劳动关系中的雇主一方,基于单方面意愿,通知雇员结束劳动关系的行为。理解德国解雇制度,先得了解德国法为合同当事人提供的通过单方面(无须征得对方当事人同意)的意思表示,即能摆脱合同债务法锁的法律制度。这种能够导致合同关系消灭的单方意思表示,可以分为"Rücktritt"和"Kündigung"两种。前者主要由德国民法典第
[Abstract]:First, the concept and legal nature of dismissal (1) Conceptual differentiation: dismissal is the concept of termination of contract, referred to in this article, refers to as an employer in labor relations, based on unilateral will. Notify an employee of the termination of labour relation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German system of dismissal begins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expression of meaning provided by German law to the parties to the contract through unilateral (without the consent of the other party). That is, the legal system which can get rid of the legal lock of contractual debt. This kind of unilateral expression of will can lead to the elimination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 It can be divided into "R 眉 cktritt" and "K 眉 ndigung".
【作者单位】: 德国洪堡大学;
【分类号】:D951.6;DD922.5
【正文快照】: 一、解雇的概念和法律性质 (一)概念辨析:解雇为“合同终止”之下位概念 本文所称的解雇,是指作为劳动关系中的雇主一方,基于单方面意愿,通知雇员结束劳动关系的行为。理解德国解雇制度,先得了解德国法为合同当事人提供的通过单方面(无须征得对方当事人同意)的意思表示,即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许军;合同终止辨析[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陈华彬;陈军勇;;形成权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3 卡尔·拉伦茨;曼弗瑞德·沃尔夫;孙宪忠;;德国民法中的形成权[J];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源;;我国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王全兴;黄昆;;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若干规则[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3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性质辨析——兼评我国企业劳动规章法律制度[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4 杨正喜;潘军;;新时期我国产业行动及其法律规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金伏海;;续租权与铺底权之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6年04期

6 申建平;;债权双重让与优先权论[J];比较法研究;2007年03期

7 谢增毅;;劳动关系的内涵及雇员和雇主身份之认定[J];比较法研究;2009年06期

8 赵明;;浅论定金的法律适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蒯化平;杨春然;;合同无效及标准质疑[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侯殿收;;理性分析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利与弊[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赵万一;李秀文;;论职工(劳动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冯克乃;;利益均衡理论及其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3 黄钰;刘晓明;关保英;戴建平;张宪民;裘国梁;吴祖强;刘伟东;吴薇;朱永康;陆敬波;崔凯;姜国栋;罗欣;金苗林;张福祥;;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行政管理关系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4 陈业宏;肖蓓;;外资并购中国企职工劳动就业权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胡芬;;服务型政府与就业服务权保护[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吕金朝;;论未续签合同劳动关系的性质及法律责任[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周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动契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秦国辉;要约撤销权正当性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郝磊;合同解除权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来小鹏;著作财产权交易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席志国;契约自由视角下的损害赔偿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申建平;债权让与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张泽平;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邓中美;政府投资工程代建合同条件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芳;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孟兆芳;以人为本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鲍云松;竞业禁止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董e,

本文编号:1485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485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8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