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行政权力责任的实现——以劳动者行政权利救济与我国劳动争议案件解决机制的完善为视角
本文选题:劳动争议案件 切入点:权利救济 出处:《法律适用》2010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自其颁布之日起,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学界、企业等用人单位以及劳动者从各自的角度对其进行着不同的诠释与应对。特别是各大媒体竞相使用"几大亮点"等抢眼的词句进行报道。尽管被人称作"亮点"的大多数都涉及到《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动者权益加大保护力度的内
[Abstract]:The Labor contrac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Labor contract Law")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since its promulgation. Enterprises and other employers and workers hav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and responses from their own perspectives. In particular, the major media are competing to use "several bright spots" and other eye-catching words to report. Although they are called "bright spots" Most of them are involved in the "labor contract law" to increase the protection of work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within the
【作者单位】: 国家法官学院;
【分类号】:D9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尤晓红;;俄罗斯宪法法院与人权保障[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尤晓红;;论俄罗斯宪法法院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J];北方法学;2008年06期
2 张力;;私法中的“人”——法人体系的序列化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王歌雅;;审视与借鉴:俄罗斯联邦的继承制度[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01期
4 张力;;论法人人格权制度扩张的限度问题[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06期
5 张力;;企业公司制改革的政策取舍——基于公司模式利弊的历史分析[J];思想战线;2011年06期
6 张力;;法人与公司制度融合风险的法律控制——兼论实现国家公司公益性的法人制度支持[J];现代法学;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浩林;宪法诉愿制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赫;俄罗斯联邦公民居住权的宪法保障及启示[D];延边大学;2011年
2 赵其武;论我国的未决羁押制度[D];山东大学;2011年
3 耿紫阳;俄罗斯宪法解释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吴磊;俄罗斯宪法基本权利规范直接效力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于航;俄罗斯宪法法院制度研究—对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启示[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6 陶历顺;新兴经济体崛起与国际秩序变迁研究[D];外交学院;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自云;;浅析劳动争议案件的若干法律问题[J];福建法学;1997年01期
2 陈X;;劳动仲裁——协调劳资纠纷的重要手段[J];当代广西;2005年04期
3 江贻彬;;国有大中型企业劳动争议问题浅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王平;赵晓燕;;我省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新举措[J];山东劳动保障;2008年Z1期
5 赵维华;;重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设想[J];长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段春艳;;浅议在调解劳动争议案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与方法[J];经济师;2008年08期
7 宋建平;;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年S7期
8 ;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J];中国工运;2010年04期
9 金鑫;劳动争议案件中赔偿金额问题探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王英萍,王青;试论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不足与完善[J];上海管理科学;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曲振涛;仲深;王春宇;;基于层次聚类分析的我国劳动争议案件地区比较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2 孙智俊;;劳动争议案件中的几个疑难问题的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于伟;;关于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相关问题[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陆敬波;;律师在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中的作用亟待增强[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林显清;龚和艳;;我省乡镇劳动关系协调组织的现状及发展方向[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6 韩卫军;;劳动争议诉讼的受理和立案要求[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梁智;;劳动争议案件的分类以及办理该类案件的相应法律依据[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胜题;范[菁;刘春泉;;劳动争议案件可以反诉吗?[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滕军;;论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陈玉萍;;劳动争议纠纷仲裁案件的管辖问题——建立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上“双轨”管辖体系的可行性[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汝健 王华兵 通讯员 张华;深圳中院快速解决劳动争议[N];人民法院报;2006年
2 记者 李思;劳动立法对金融人事合规操作的影响[N];上海金融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方力 黄宏 袁艳 通讯员 徐琼辉 陈露洁 (袁艳 整理) 朱海兵;“土律师”打官司的背后[N];浙江日报;2010年
4 吴凌雁;杭州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N];工人日报;2000年
5 张恩刚 李晓曦;部分劳动争议案件委托工会调解[N];青岛日报;2006年
6 吴杏萍 余浩;劳动争议案件明显增多[N];宜兴日报;2008年
7 宋笑彦邋记者 孙健;劳动争议案件增多 “快速审执”保障权益[N];大连日报;2008年
8 胡新桥邋通讯员 涂莉;劳动争议案件诉调衔接[N];法制日报;2008年
9 记者 江东洲 刘昊;广西:“多管齐下”应对农民工返乡潮[N];科技日报;2008年
10 张波 李建华;调解仲裁监察“三合一”[N];韶关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于桂兰;私营企业工人劳动力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吴君槐;利益分享视角下的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丁婷;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6 田巍;和谐劳动关系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鹏;论举证责任分配在我国劳动争议案件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梅;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3 黄云飞;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林蔚;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反思及重构[D];厦门大学;2007年
5 李s,
本文编号:1574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574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