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三年苏区劳动政策调整研究
本文选题:苏区 切入点:劳动政策 出处:《中共党史研究》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933年,为了应对中央苏区十个县工人罢工造成的社会危机事件,苏区党和政权以修改劳动法和说服教育为路径,调整劳动政策以改善劳资、工农和师徒关系。这是中共在局部执政前期正确认识与平和处置社会矛盾的一次成功事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苏区政权对不同利益群体诉求的应对与引导,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良性调整,留下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Abstract]:In 1933, in response to the social crisis caused by the strike of workers in 10 counties of the Central Soviet region, the Soviet Party and regime adopted the path of amending the labor law and persuading education to adjust the labor policy to improve labor and capit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ers, peasants and teachers and apprentices. This is a successful example for the CPC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peacefully handle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partial administration, which is a fairly typical reflection of the Soviet regime's response and guidance to the demands of different interest groups. It is a kind of benign adjustment of the state and social relationship, leaving important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苏区振兴研究院;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分类号】:D231;K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钟素兰;试论陈云与中央苏区工人运动的纠偏[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04期
2 张友南;孙伟;;中央苏区时期劳动法问题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3 胡松;陈云在中央苏区对“左”倾错误的抵制[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4 刘勉玉,周声柱;刘少奇与中央苏区的工人运动[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5 何友良;;权能分担与社会整合——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苏区社团[J];近代史研究;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金才;;陈云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再次成为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原因探析[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2 童庆平;;试论陈云的经济绩效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曲延春;;集体化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经验与借鉴[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4 金维才;;观念变革:从教师素质观到教师质量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闵廷均;;三军远征及意义[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6 郭根山;道路选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范水涛;;抗战时期陈云大后方组织建设思想探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高中华,王双印;试论建国后陈云的社会保障思想[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王瑞芳;;陈云的农业水利思想[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王瑞芳;;陈云与辽东土地改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培吉;;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新四军研究(第一辑)[C];2008年
2 张品良;;中央苏区出版物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A];新闻学论集第26辑[C];2011年
3 朱德久;;陈云在中央苏区的革命活动与思想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上册)[C];2004年
4 费侃如;;陈云与遵义会议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上册)[C];2004年
5 姚金果;;陈云与共产国际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上册)[C];2004年
6 单秀法;陈宇;;陈云在东北时期的思想与实践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上册)[C];2004年
7 梅雪;;试析陈云品格的结构和内涵[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姚金果;;陈云在共产国际了解毛泽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9 陈东林;;陈云抵制与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努力[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程中原;;陈云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独特贡献[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程秀梅;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才友;“赤”、“白”之间:赣西地区的中共革命、“围剿”与地方因应[D];复旦大学;2011年
7 刘彦虎;政治精英再生产与政党发展[D];复旦大学;2011年
8 朱小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方式及路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李根寿;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陈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研究(1976-1982)[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月玲;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与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赖文清;苏区艺术之我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邹艳媚;《红色中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田苗苗;对赣闽边农村民间借贷利率的再认识[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吕春蕾;毛泽东早期经济建设思想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丽娜;新中国建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考察与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建平;苏区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立;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熊婧婧;《红色中华》报的舆论监督探析[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杨帅;苏区司法体系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唐正芒;;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雇农工会[J];党的文献;2007年06期
2 张文标;戴莉萍;;中央苏区群团建设探析[J];党史文苑;2009年12期
3 何友良;;苏区社会格局中的社团组织[J];地方文化研究;2013年01期
4 黄道炫;一九二○—一九四○年代中国东南地区的土地占有——兼谈地主、农民与土地革命[J];历史研究;2005年01期
5 李敏;陈宇;;川陕革命根据地党对群众团体工作的领导[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6 张庆杭;;中央苏区时期群众组织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春荣;;苏区时期是党的群众路线形成的重要时期[J];党史文汇;2011年01期
2 郭跃峰;王检生;;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争创新时期“第一等工作”[J];党史文苑;2012年12期
3 万强;;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廉政建设的历史考察[J];党史文苑;2012年14期
4 裘强;王永华;;中央苏区时期新闻舆论监督略述[J];党史文苑;2012年24期
5 ;江西苏区的戏剧[J];科学与教学;1959年04期
6 张金锭;;闽北苏区金融史略[J];福建党史月刊;1988年12期
7 曾芸;作为革命武器的苏区文艺[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3年01期
8 张欣;略论苏区的民主政治建设[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9 李国强;一部全景式反映苏区历史的辞书——贺《中国苏区辞典》出版[J];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03期
10 ;中央苏区时期的机关后勤保障工作[J];中国机关后勤;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友良;;苏区史研究的视野扩展、方法运用与未来发展[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2 蒋伯英;;陈云在中央苏区时期的思想与实践[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彭光华;;治国安民法为上 执法如山一青天——试论董必武中央苏区时期的依法办事法律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4 彭光华;;董必武中央苏区时期法学思想探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5 罗惠兰;;毛泽东在江西苏区重大活动述评[A];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何友良;;苏区史研究的视野扩展、方法运用与未来发展[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7 叶飞;;闽东——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A];一个红军团的战斗道路[C];2000年
8 邹亮辉;;谈开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展”的必要性[A];赣博论坛——博物馆现状与发展前瞻论文集(一)[C];2003年
9 王玉福;;试析中央苏区群众运动的起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品良;;中央苏区出版物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A];新闻学论集第26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济才;早日让苏区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生活[N];赣南日报;2013年
2 汤春明;弘扬苏区好作风 争当红军新传人[N];边防警察报;2013年
3 邓华;瑞金发现苏区时期《居住证》[N];人民公安报;2001年
4 王受文;崇义发现苏区时期“劳动童子团歌”[N];江西日报;2009年
5 柯岩松江西省瑞金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浅谈苏区廉政文化基本形态及现实意义[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6 徐金侦;用文化创新促苏区振兴发展[N];中国联合商报;2012年
7 东北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牟蕾 郑德荣;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的群众观与实践[N];光明日报;2013年
8 中共江西省赣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阳振乐;党的群众路线在苏区[N];学习时报;2014年
9 钟天元 杨振昌 钟俊锋;客家文化对苏区廉政文化的濡养与促进[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10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副教授 王保贤;一个江西籍学者笔下的真实苏区[N];团结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根寿;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王才友;“赤”、“白”之间:赣西地区的中共革命、“围剿”与地方因应[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繁坤;中央苏区时期廉政文化建设中的舆论宣传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2 郑斐;传播学视角下的苏区戏剧[D];南昌大学;2011年
3 周围;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政策对苏区经济变迁影响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舒芳;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及实践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年
5 周静波;“苏区干部好作风”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6 韩云;中央苏区时期《红色中华》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葛舒阳;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与苏区农民社会心理变动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郭静;苏区的阶级与婚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殷健;中共在中央苏区时期的党群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龙文武;从苏区文艺到延安文艺[D];南昌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97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597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