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家庭雇佣型家政工人工伤保险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7 17:27

  本文选题:家政工人 切入点:工伤保险 出处:《现代法学》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家政工作存在风险是客观的,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集体协商和国家指引的方式将家庭雇佣型家政工人排除在工伤保险之外的做法,不仅对该群体有失公允,而且难以有效化解家政工人与其雇主之间的诸多矛盾。考虑到家政工人的特殊性,建议我国未来家政工人工伤保险政策以工作时间作为权衡家政工人享受工伤保险权益的核心标准,将每周工作达到3天或者达到24小时的家政工人纳入工伤保险范畴,强制要求家庭雇主为该类家政工人购买工伤保险,同时,许可每周工作时间不到3天或者不到24小时的家政工人以自我雇佣者身份自行参加工伤保险。
[Abstract]:The existence of risks in domestic work is objective. In some countries and regions of the world, the practice of excluding domestic employed domestic workers from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by means of collective consultation and national guidance is not only unfair to this group. And it is difficult to resolve effectively the many contradictions between domestic workers and their employers. Considering the particularity of domestic workers, It is suggested that China's future domestic workers'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policy should take working hours as the core criterion for weighing domestic workers' enjoyment of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bring domestic workers who work 3 days a week or 24 hours a week into the category of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Family employers are required to take out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for this type of domestic workers, and domestic workers who work less than 3 days a week or less 24 hours a week are permitted to take part in their own work injury insurance as self-employed.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分类号】:D922.5;D923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景丽;侵权法归责原则的经济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2 马宁;医疗侵权责任论[D];吉林大学;2007年

3 高振勇;票据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韩强;法律因果关系理论学说史述评[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潘小军;艰难中前行[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6 方恩升;我国民事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体系之建构[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睿杰;论美国侵权法上的干涉合同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余琳琳;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及对我国的立法建议[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3 陈靓;操纵市场行为的民事责任研究[D];华侨大学;2006年

4 李萍;论侵权法中的安全保障义务[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王希成;论侵权法中过错行为的认定[D];山东大学;2007年

6 刘孙丽;建立我国产品责任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7 谭军辉;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范围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杜健勋;基于法经济学的环境侵权行为分析[D];重庆大学;2007年

9 陈晓骄;产品缺陷认定标准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7年

10 孟倩;中小学生人身伤害赔偿制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树新;;工伤保险与有关商业保险的关系[J];中国劳动;1991年02期

2 邹方和;;工伤保险政策问答(一)[J];劳动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3 张言民;;对我国工伤保险立法的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01期

4 李铁喜;;论我国现行工伤赔偿制度的不足和完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李丽丽;;对无过错责任原则在工伤责任认定中的探讨[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5期

6 刘传刚;;工伤保险范围探析[J];理论界;2010年09期

7 宋杰;;对现行工伤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8 曹岁明;;工伤保险制度小指南:工伤如何认定?[J];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2002年01期

9 何舒芬;;建立工伤保险促进安全生产机制[J];安全与健康;2008年09期

10 张冬;;东沟县的尝试: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制度改革[J];中国劳动;1991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秀丽 栾居沪;《社会保险法》对工伤保险制度的影响与思考[N];工人日报;2011年

2 记者 杨金发;福建省推行工伤保险制度[N];农民日报;2004年

3 蓝云;明年强制推行工伤保险[N];福建日报;2003年

4 上海市劳动保障局;工伤保险答记者问[N];中国贸易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赵丽 本报实习生 朱婷;健全社保体系亟待割除福利不公顽疾[N];法制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侯志鸿 耿健 郭兆锋 刘传江;工伤保险明年咋变脸[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7 记者 薛秀泓;工伤职业病救治补偿有章可循[N];中国改革报;2003年

8 ;颁布《工伤保险条例》的意义?[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9 实习记者 闻 硕;工伤保险索赔有了新的法律武器[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王比学;工伤保险有法可依[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磊;工伤保险制度法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冷建辉;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与司法实践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刘光宇;工伤保险制度与侵权法体系之融合[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乔云;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睢利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俊丽;试论我国工伤救济机制及其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芮立新;论工伤保险与侵权赔偿的关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李国胜;论上下班途中工伤的界定[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25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625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2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