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退休不同龄制度的宪法学思考
本文选题:退休年龄 + 劳动权 ; 参考:《法学家》2009年04期
【摘要】:我国1978年规定的男女不同年龄退休制度,如今遭受违宪质疑。对基于性别而进行分类的立法规制的审查,其基准宜采用"严格的合理性审查基准"。据此,规定女性比男性早退休的手段与实现对女性的保护的目的应存在实质性关联。然而由于立法事实的变化,如今这两者之间不仅不存在实质性关联,反而会导致一种"逆反差别"。而且,与规定刚性的男女退休不同年龄制度相比,存在更加宽松的规制手段来达到同样的保护女性的目的。因此,我国的男女退休不同龄制度存在违宪的嫌疑,应及时加以修改。建议在原则上统一男女退休年龄的基础上,允许女性根据自我情况选择提前退休。
[Abstract]:The retirement system for men and women of different ages, stipulated in 1978, is now unconstitutional. To review the legislative regulation of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sex, its benchmark should be strict rationality examination benchmark. Therefore, there should be a substanti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eans of women retiring earlier than men and the purpose of realizing the protection of women. However, due to the change of legislative facts, there is not a substa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but a "reverse difference". Moreover, compared with the rigid retirement age system for men and women, there are more relaxed regulations to achieve the same purpose of protecting women. Therefore, the different retirement age system of men and women in China is suspected to be unconstitutional and should be amended in time. It is suggested that on the basis of unifying the retirement age of men and women in principle, women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early retirement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ircumstances.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研究与应用课题组;蒋永萍;姜秀花;陈方;贾云竹;杨玉静;吴帆;;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1995-2005)[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02期
2 王贵松;;违宪审查标准的体系化:一个美丽的神话——以日本经济规制立法的违宪审查为中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凌宇;;城市电视与女性发展[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司马俊莲;;论我国妇女参政权实现之困境及对策——从国际人权法比较的视角[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刘资;;建国以来我国对妇女教育的推进[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方长春;;从GPI看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性别差异[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01期
5 张翔;;基本权利限制问题的思考框架[J];法学家;2008年01期
6 王健生;张明鑫;张佳;王昌燕;王丽;周苏娜;陈锐;杨海明;;单病种协作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促进作用[J];现代医院管理;2010年03期
7 周丽丽;;性别和谐与社会和谐[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8 李双金;;小额贷款与妇女发展及其政策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07期
9 孙凤;;性别、职业与主观幸福感[J];经济科学;2007年01期
10 赵兰香;李乐旋;;女性主观偏好对我国科技界性别分层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敏;中国参政、就业政策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金香花;中韩女性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史界;新时期中国妇女解放理论与实践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丹;新闻媒介中农村女性形象刻板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彬城;夫妻财产制构造的现实问题探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段荣芳;论我国离婚妇女财产权益的法律保护[D];山东大学;2007年
4 苏明辉;广西高校教师职业性别隔离状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丁文;论中国女性行政人才的培养[D];中南大学;2007年
6 袁翠婵;妇女权利的失落与诉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媛媛;教育视角下的女性人力资本状况及其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7年
8 杨百红;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妇女与环境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9 邱志仁;从《妇女杂志》看1920年代的城市妇女[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红岩;中国女性公务人员退休年龄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格军;;消除和禁止就业歧视与政府责任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24期
2 郑春荣;杨欣然;;退休年龄对女性基本养老金影响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9年02期
3 曲丽娟;;关于我国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思考[J];商业时代;2010年32期
4 王竹青;吴道霞;;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问题的法律与政策解读[J];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02期
5 赵参;;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男女同龄退休问题探析[J];职教论坛;2009年S1期
6 刘明辉;;走出退休年龄制度中的误区[J];中国社会保障;2010年03期
7 ;环球资讯[J];21世纪;2010年11期
8 陈卫民,李莹;退休年龄对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性别差异的影响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01期
9 ;谁在呼喊延迟退休[J];当代工人;2011年12期
10 魏敏;;法定退休年龄的社会性别解析[J];人民论坛;2010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丽萍;;“新农保”下农民退休年龄的调整及其可适性研究[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王君莉;唐莎莎;;基于和谐老龄化背景下的退休年龄问题探讨[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朱卫红;;论作为劳动合同“法定终止要件”的退休年龄[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4 温辉;;女性的弱势群体地位及其消除——一种平等权的视角[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绥贞;;43例女性性被害者的基本特点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石茂珍;;水家女性[A];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7 邓小兰;;“女性与压力”调查报告[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王倩;王元月;马驰骋;;养老保险影响退休行为的理论模型研究——西方文献评述与对中国的启示[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涛;;宪法上隐私权保护之逆行?——日本最高法院住基网判决评析[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阎旭峰;余敏;;反兴奋剂机制过程中运动员的权利及其维护[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裘寅;55岁,低了还是高了[N];解放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潘强 金叶 王唯;女性延迟退休的背后[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周芹 实习生 覃柳丹;男女能否同龄退休?[N];重庆日报;2003年
4 傅国;欧盟:提高女性退休年龄[N];中国妇女报;2004年
5 李立新 李综;众说纷纭话“延休”[N];中国老年报;2004年
6 闵元;男女退休同龄无果而终[N];中国商报;2003年
7 欣欣;发达国家调整退休年龄案例[N];中国改革报;2006年
8 徐超;应对老龄化危机,英国计划提高退休年龄[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9 徐晓敬 本报记者 万重;“男女退休平等”议题浮出水面[N];辽宁日报;2005年
10 王晨;退休年龄延长不会增加就业压力[N];中国改革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红军;中国城镇职工推迟退休年龄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3年
3 薛长礼;劳动权论[D];吉林大学;2006年
4 周毅;论劳动权及其法制保障[D];吉林大学;2008年
5 陈飞飞;上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人口老龄化、政策选择和数值模拟[D];同济大学;2007年
6 董亚男;政府主导下的劳动就业制度公正论[D];吉林大学;2009年
7 田美莲;20世纪晚期中国女性文学分裂意识初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黄芸珠;唐代女性与文学的相关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崔雪丽;美国宪法解释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晓媛;对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2 高学凤;我国退休年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朱敏;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于海艳;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探讨[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张树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有关延长法定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6 侯新鹏;中国推迟退休年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景妍;延长退休年龄对现阶段就业增长的影响及实证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8 李淑英;公民劳动权保障的宪政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9 宋靖;论我国劳动权保障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胡利华;男女同龄退休之法理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14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814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