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联体国家劳动合同法律要素比较分析
本文选题:独联体 + 劳动合同 ; 参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独联体各成员国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独联体国家法律脱离苏联体制模式独立的过程中,每一个独联体国家都在设法创造一个最佳的法律条件,设法调和雇佣关系各方的利益,都在积极以立法推动劳动关系的改革。然而,一些独联体国家目前的劳动立法对调节实践中出现的雇员和雇主之间的矛盾是远远不够的,缔结劳动合同程序的合法性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其协调劳动关系各方不同利益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这方面,对于独联体国家来说,有必要坚持遏制雇主根据自己的意愿与雇员缔结有期限劳动合同的权力,以及减少对雇员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抵制弱化劳动法律制度的行为,加强工会组织保护员工权利的能力。
[Abstract]: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egal system of CIS member states is a gradual and continuous process of perf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dependence of the CIS laws from the Soviet institutional model, each CIS State is seeking to create the best legal conditions for reconcil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to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Both are actively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labor relations with legisla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labour legislation of some CIS countries is far from sufficient to regulate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employees and employers in practice, and the legality of the procedure for concluding labour contracts is not fully guaranteed. Its role of coordinating the different interests of labor relations has not been fully played. In this regard,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CIS countries to insist on curbing the right of employers to conclude fixed-term labour contracts with their employees as they wish, as well as to reduce restrictions on employees proposing to terminate labour contracts, Resist the weakening of the labor legal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trade union organizations to protect employees' rights.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入股与未入股职工的待遇是否相同?[J];中国工运;1998年09期
2 ;医院临时工可以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吗?[J];创业者;1999年12期
3 ;强扭的瓜儿怎能甜?[J];中国劳动;2001年05期
4 孙爱军;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几个问题[J];中国劳动;2001年07期
5 ;未签劳动合同就能逃避法定义务吗?[J];中国劳动;2002年01期
6 郝鹏涛;劳动合同期满未终止的法律后果[J];新西部;2003年05期
7 ;未签劳动合同受工伤该咋办[J];社区;2003年16期
8 骆俊功;陆卫峰;;劳动者自愿约定的超时加班条款也无效[J];中国社会保障;2005年06期
9 田磊;;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如何维权?[J];党的建设;2006年11期
10 荣凤娟;;如何处理劳动者欺诈订立的劳动合同[J];四川劳动保障;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费信安;;正确把握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合理选择企业用工形式[A];上海烟草系统2006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6年
2 朱卫红;;论作为劳动合同“法定终止要件”的退休年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薛济民;;合同法与劳动法关于合同效力规定的比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徐阳;;倒签《劳动合同书》的终止日期是否有效[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陆敬波;刘丽珍;徐梦云;;违法解雇若干法律问题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赵宇奇;赵星奇;;关于劳动合同几个问题的思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文阳;;劳动合同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法律价值[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朱卫红;;论作为劳动合同“法定终止要件”的退休年龄[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9 任泳慧;;论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意义及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田文复;;雇用合同与劳动合同之比较[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N];新华日报;2003年
2 ;充分发挥三方协调机制的作用[N];中国企业报;2006年
3 肖波 张平;元谋县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N];楚雄日报(汉);2006年
4 赵翔;南昌:四分之一农民工未签劳动合同[N];工人日报;2008年
5 北京市朝阳区法院 凌巍 孙铭溪;年终时节劳动者如何顺利过“三关”[N];工人日报;2011年
6 记者 郑家艳 实习生 曹琦;用工须签书面劳动合同[N];重庆日报;2005年
7 ;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何衔接?[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8 周华;切勿丢掉劳动合同这个“护身符”[N];长白山日报;2008年
9 记者 王眉灵;签劳动合同可找指导员咨询[N];成都日报;2008年
10 武德昌邋张兆利;农民工小心:这样的劳动合同签不得[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帆;劳动合同中的合意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孙睿君;我国就业保护法律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丁婷;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刘松珍;调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颖慧;企业组织变动与工作权保障[D];吉林大学;2012年
7 何雪飞;中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救济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郭青;农民工权利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金哲;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胤;论实际履行原则[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张怡超;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马秋实;劳动合同解释方法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杨军;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洪秀丽;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罗贝妮;论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之关系[D];武汉大学;2005年
7 余琼琼;论劳动合同制度中的亲自履行原则[D];苏州大学;2010年
8 尤垒;论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D];苏州大学;2003年
9 付雷;关于企业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10 雷向春;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38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038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