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从劳动力就业看俄罗斯体制转型

发布时间:2018-07-29 07:09
【摘要】:本文从就业/失业、工资水平、劳保福利等方面入手,分析俄罗斯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市场变化的特点,并特别讨论了《劳动法》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中发挥的作用。本文指出,无论与俄罗斯体制转型的激进方式相比,还是与中国渐进式改革后劳动力就业模式的颠覆性变化相比,俄罗斯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措施都相对温和,调整步伐缓慢,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保留着苏联体制建设的基本成果。劳动力就业领域中体现的这类社会主义因素是俄罗斯社会在体制急剧转型和经济严重下降期间得以"安全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可能成为俄罗斯国力增强和国家重新崛起的强大助推器。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aspects of employment / unemployment, wage level, labor protection and welfa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bor market 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Russian system transformation, and especially discusses the role of labor law in safeguarding work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reform measures of Russian labor force employ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re relatively mild, compared with the radical way of Russian system transformation and the subversive change of labor force employment mode after China's gradual reform. The slow pace of adjustment, to a large extent, still retains the basic achievements of Soviet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Such socialist factors embodied in the field of labour force employment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safe decline" of Russian society during the period of sharp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severe economic decline. It could also be a powerful booster for Russia's national strength and its re-emergenc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分类号】:F249.5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莉莉;;漫评《钦差大臣》的喜剧形象[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2 曹石珠;;论屠格涅夫长篇小说中的正面妇女形象[J];云梦学刊;1984年Z1期

3 郭勇锋;;腐败现象的体制根源[J];湖北社会科学;1988年09期

4 Л.С.拉杰克;李必超;;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5 丌·C·拉杰克;李必超;;类型学视野中的赫尔岑与屠格涅夫[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6 黄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变异与发展[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05期

7 姚先国;经济“转型理论”及其思考[J];河北学刊;1992年04期

8 马;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6期

9 英·普列洛夫斯卡娅;于海滨;;俄罗斯高考面面观[J];俄罗斯文艺;1992年06期

10 Л.约夫楚克 ,潘德志;俄罗斯的政治危机:出路何在?[J];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占民;;新时期俄语经济词汇、术语的变化及其社会因素[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陈怡;;加强新时期社区党建 构筑新的利益共同体[A];峥嵘岁月 磅礴绚丽——上海市党校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3 甘亚平;;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道德建设[A];商业文化精品文库[C];2001年

4 王凤鸣;;扩大开放 激活体制 把握产业优化新机遇[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余伟民;;国家定位与社会转型——论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特殊性[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汤生玲;;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立枝;;欧亚主义的复兴与中俄区域合作[A];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C];2003年

8 李郁芳;;马克思关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政府职能的思想及其启示[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谢永刚;刘燕;;东北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环境保护[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庞丽娟;;对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及师范院校自身特点的思考[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扬;建小城镇促城乡协调发展[N];经济日报;2000年

2 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 于祖尧;宏观调控应有利于体制转型[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3 记者 王晓欣;要从战略高度认识中小企业重要性[N];金融时报;2000年

4 本报综合报道;普京强国情寄原苏联国歌[N];深圳商报;2000年

5 记者 李佳路;从战略高度认识中小企业发展重要性[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6 岳永红;现代俄语与现代俄罗斯文化[N];中华读书报;2000年

7 周东耀;东欧国家经济普遍增长[N];国际商报;2001年

8 陈乃醒;为中小企业发展献计策[N];光明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周东耀;战火停息 东欧经济复苏 发展失衡 南北差距加大[N];经济参考报;2001年

10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孙勇军;欧亚主义思潮再度兴起[N];人民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长云;体制转型时期的乡镇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张养志;俄罗斯体制转轨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朱闵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杨永福;“规则”的分析与建构:制度的社会网络基础[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黄永鹏;俄罗斯社会转型中的金融工业集团[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崔晓娟;转型期俄罗斯青年价值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顾春林;体制转型期的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郑发祥;从鲁宾斯坦到布鲁什林斯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孙午生;普京的社会发展道路[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于克信;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管理重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德伟;发展中的难题:转型期中国失业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任江华;转型时期俄罗斯社会结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陈浩;中国金融体制转型中的利率市场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郭艳辉;竞争优势与组织优化:中小企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兼论邯郸市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的中小企业[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5 陈斗勇;利益驱动与规范政府行为[D];郑州大学;2001年

6 李明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山区区域关系问题探讨[D];浙江大学;2002年

7 吕劲军;普京的强国复兴战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林少航;北约东扩及其影响分析[D];暨南大学;2002年

9 包毅;试析俄罗斯三届总统选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喻振晖;体制转型与腐败滋长的相关性分析[D];厦门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151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151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6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