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河口区创新认定工伤新方法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dustrial injurie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dentification of industrial injuries, Hekou District,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has been exploring and innovating continuously. Five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to strengthen the handling of industrial injuries identification cases, and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Go to the street, in-depth enterprise to the broad masses of workers, the masses of publicity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more than 1000 on-site publicity materials for the masses of workers to answer questions and solve problems. Through various forms of publicity, not onl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gal awareness of employers and workers, but also improve the safety awareness of employers and workers.
【分类号】:D927;D9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寒冰;;《工伤保险条例》解读之五 工伤认定的程序[J];中国社会保障;2003年09期
2 秦文献;;工伤案件处理的五个误区[J];中国社会保障;2007年10期
3 黄乐平;;上厕所时摔伤,,能否认定为工伤?[J];现代职业安全;2008年02期
4 程文华;;打工者因工致残怎么办[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5期
5 ;发生工伤事故后如何处理[J];农家女;2005年02期
6 张鹏飞;;司法行政信箱[J];中国司法;2009年10期
7 颜晓菁;;案例解读新《条例》[J];就业与保障;2011年Z1期
8 汪振鹏;;发生工伤事故向谁要说法[J];农家科技;2011年02期
9 王霞;;试论私了的工伤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年05期
10 甄增水;;劳动者因工负伤的赔偿责任研究[J];法学杂志;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韦良钢;;论劳动者因工伤事故导致人身损害的司法救济途径[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牛淑贤;;从班古拉事件看工伤事故责任的承担[A];山东体育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金晓莲;;用人单位单方调岗变薪的效力[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庞春云;;无规章制度规定用人单位有无违纪解除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郭立天;王雪鸿;;完善用人单位在工伤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竞合问题上的法律思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陆胤;;论无故旷工——事实与证据的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刘丽珍;;如何界定加班疑难问题探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宋新潮;;论用人单位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10 唐邦富;;试论《职业病防治法》的内容特点[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留兵邋杨晓军;遭遇工伤,劳动者为何反成被告[N];检察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张松 通讯员 王玉广 孙士清;阳光与公正的效应[N];东营日报;2007年
3 梁菁菁 平宣;翻“旧账”工伤纠纷大幅攀升[N];人民政协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陆士华;侵权企业为什么会无所顾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5 辛祥;遭遇工伤维权 如何不再受伤害[N];人民法院报;2008年
6 见习记者 卓文俊;为外来务工人员维权撑腰[N];温州日报;2005年
7 昊华骏化集团有限公司 吴沛泽;工伤事故与第三人侵权竞合的法律适用问题[N];驻马店日报;2008年
8 付豫;工伤保险补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9 山东汇研律师事务所 刘伟 黄德升;漫漫维权路[N];东营日报;2011年
10 王玉广 李同玉;法律春风拂面来[N];东营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郝红梅;平等就业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建伟;无效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武峰;论无效劳动合同的认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李世强;我国工伤事故处理程序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4 吕亮;四川苟女士工伤事故赔偿案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5 杨佳;论被处罚人主体资格认定[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李英伟;交通事故处理行为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童华辉;行政权滥用认定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马琳;工伤事故民事责任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吴红枝;浅析学生伤害事故的认定和处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苗文青;王宝华工伤事故赔偿案法律分析[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27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227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