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我国外向型企业劳资关系问题的思考
[Abstract]:China's 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have suffered a lot of losses due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labor relations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employees have also been highlighted, and some disharmonious factors and phenomena have appeared. How to maintain harmonious and win-win labor relations, enterprises, employees,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greater efforts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economic recession and market contraction. In particular, 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need to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all workers at work, both in terms of modern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enterprises. Therefore, in terms of wages, layoffs and trade union construction, In the aspects of labor law enforcement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should be careful to ensure the coordination and stability of labor relations, so a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establish harmonious social relations.
【作者单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
【基金】: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09年院级课题(编号:09YYA007)“金融危机对我国外向型企业劳资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成果
【分类号】:F27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宇明;;新中国建立初期处理私营企业中劳资关系的措施[J];前沿;2011年14期
2 马瑜;杨少英;;后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外向型企业营销策略探究[J];中国商贸;2011年24期
3 高婷;;民营企业劳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管理工程师;2011年05期
4 邓振平;;完善和发展国有企业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的措施探微[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5 陈曦;;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尚需制度保障——以南海本田事件为例[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7期
6 周霞;王朝晖;;论跨国并购中合作型劳资关系的构建[J];特区经济;2011年08期
7 何浏;朱帮助;杨伊侬;肖纯;;广东外向型企业品牌国际化市场路径选择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23期
8 佟刚;;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如何构建和谐劳资关系[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9 邓振平;;国有企业劳资关系走向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刘容;王磊;;四方机制下的劳资权力谱系——基于购并重组整合的跨案例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桂兰;;从“单产权制度”到“双产权制度”——劳资关系由“冲突”走向“合作”的产权理论基础演化轨迹[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杨俊青;;工资激励职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劳资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应用[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杨锦英;吴君槐;;利益共享:构建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基础与发展方向[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少晖;;新合作主义: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整合的目标模式[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韩金华;;改革以来中国私营经济劳资关系发展轨迹总结与展望——从较低层次和谐到纠纷和冲突激化再到更高层次和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周晓梅;;构建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于娜;;企业社会工作对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介入[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杨俊青;卫斌;夏晓莎;; 山西非国有企业劳资关系问题调查研究报告[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9 李志国;;论我国私营企业的新型合约关系[A];全国高师《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志国;;我国私营企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特点分析[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胡晓虹;南屏部分外向型企业逆市增产[N];珠海特区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刘红星;青岛外向型企业谋变求生[N];青岛日报;2008年
3 记者 张新国 通讯员 李贵日 唐阳怡;蓝山外向型企业过“暖冬”[N];湖南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刘红星;外向型企业打响“终端战役”[N];青岛日报;2009年
5 记者 叶晓楠;中国私企劳资关系正在改善[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6 记者 魏伟生;海关陆丰办力促外向型企业发展[N];汕尾日报;2009年
7 许丽丹;外向型企业遇困难,上网说事[N];无锡日报;2009年
8 自治区政府研究室 执笔 苗松 吕继明 张谦;我区外向型企业如何在危机中前行[N];宁夏日报;2009年
9 通讯员 唐秀丽 缪龙华;荔浦外向型企业“春风劲吹”[N];桂林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唐文霖;玉林泉:建立和谐劳资关系[N];玉溪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高杰;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吴佩军;日本企业雇佣制度的历史考察[D];南开大学;2009年
3 郑庆杰;国企变迁中的工人身份认同与生产政治[D];上海大学;2011年
4 詹婧;企业民主参与动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5 梁茵;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叶泽川;新儒学工具性人群关系管理价值观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曹满云;转型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何勤;北京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宁;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飞;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劳资关系重构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1年
3 郑钢;论我国私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劳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于爱华;“劳动合同法”实施背景下A公司劳资关系变革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郑英伟;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调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冉文博;私营企业薪酬制度对劳资关系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7 邢玲玲;中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周伟伟;基于劳资关系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9 王逆;现阶段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调整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崔珂;论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37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237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