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有前科者就业歧视之比较研究——以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8-09-17 08:11
【摘要】:世界上明确立法禁止在就业中歧视有前科者的国家只有加拿大、韩国和美国少数的州。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中,法院审理有前科者就业歧视案件采取的是合理性审查标准,因此,涉及限制有前科者就业资格的案件大都判为合宪。我国台湾地区限制有前科者就业资格的立法也很严格。以台湾司法院大法官释字第五百八十四号解释为契机,台湾的学者和实务部门提出以宽容原则来限制有前科者的就业资格。与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和实践相比较,我国对有前科者就业资格的限制是极其严格的,我国应该采取宽容的原则来合理限制有前科者的就业资格。
[Abstract]:Canada, South Korea and a few st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the onl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at explicitly legislate against former offenders in employment.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cases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of ex-convicts in the courts adopt the standard of reasonableness examination, therefore, most cases involving the restriction of employment qualifications of ex-convicts are found to be constitutional. Taiwan's legislation restricting the employment qualifications of ex-convicts is also very strict. Tak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Justice of the Taiwan Judicial Court No. 584 as an opportunity, scholars and practical departments in Taiwan proposed that the principle of tolerance be used to restrict the employment qualifications of those with previous convictions. Compared with the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aiwan, the restriction on the employment qualification of the ex-convict in our country is extremely strict, and we should adopt the principle of tolerance to reasonably restrict the employment qualification of the ex-convict.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基金】:上海哲学社会科学2007规划项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劳动关系法律保障研究”(2007BFX008) 上海交通大学文科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刑释解教人员平等就业权法律保障”(07QN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5;D97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惠萍;;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刑法的借鉴[J];法学杂志;2006年04期

2 马长生;彭新林;;关于我国刑事政策改革的一点构想——论社会主义法制理念下的前科消灭制度[J];法学;2007年02期

3 钟云华;对“严打”政策的理性再认识[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翟长玺;贪污罪的法定刑研究[J];河北法学;2002年01期

5 王振生;;间接一般预防是刑罚的根本目的[J];河北法学;2006年06期

6 曾魁;;论管制的废除[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王平,郭开元;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价值[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刘霞;;非犯罪化探析[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吴贵森;超法规不作为犯的构成——对先行行为和道德要求形成的作为义务的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夏勇;犯罪本质特征新论[J];法学研究;200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立;刑罚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金星;论诱惑侦查[D];吉林大学;2004年

3 孙文红;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司法理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任继鸿;贷款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杜雪晶;中国非刑罚化论纲[D];吉林大学;2005年

6 周娅;短期自由刑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董邦俊;刑法时间效力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许道敏;民权刑法论[D];北京大学;2001年

9 王明高;中国预防和惩治贪官外逃模型与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孟红;罪刑法定原则与近代中国刑法之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文娟;恢复性司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2 夏尊文;犯罪故意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黄征;论减刑制度[D];湘潭大学;2003年

4 李健百;“严打”政策的相对合理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张宇;论非刑罚处罚方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6 史晓明;刑法的契约解说[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王小丰;刑罚易科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韩瑞丽;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立法的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9 李占升;论刑事政策与定罪量刑[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尤金亮;论刑罚的效益[D];湘潭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静;许浩;;“工资门”引出中国“麦工”群[J];中国经济周刊;2007年15期

2 王彬;;刑释解教公民平等就业权保障状况考察——以上海市为例[J];法学;2008年02期

3 王彬;;禁止前科歧视的学理分析——以平等就业权为视角[J];学术界;2010年05期

4 刘康;对建立和实施劳动预备制度的思考[J];职教论坛;1997年02期

5 ;十四项农业职业实行持证上岗[J];农村发展论丛;2000年23期

6 ;单位丢失劳动者档案是否应赔偿[J];民主与法制;2010年07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蔡计锁;三分之一以上用工单位有侵权行为[N];河北日报;2006年

2 记者 孙兴伟;美容等五职业就业门槛提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3 熊慎端;技能培训打通农民就业路[N];福建日报;2006年

4 石丽珠;石家庄着力维护农民工切身利益[N];河北日报;2007年

5 李淼邋记者 金姝;创新工作机制 做好就业工作[N];吉林日报;2007年

6 佳鸣;转移农村劳力 教育培训先行[N];农民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张青果;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有点“冷”[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8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科研部副教授 陈玉光;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N];中国信息报;2004年

9 武夷山市委报道组 熊慎端;广开就业渠道 形成长效机制[N];福建科技报;2006年

10 徐光亚;湛河区技术型农民工走红当地民企[N];平顶山日报;2006年



本文编号:2245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245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8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