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国际贸易中的劳工标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3 07:22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发达国家极力主张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挂钩,而发展中国家对此则坚决反对。尤其是WTO建立以后,这种争论更加激烈。而现在,国际社会对此问题仍未形成统一意见。1997年社会责任国际制定了涉及劳工标准的SA8000标准。该标准的出台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使得劳工标准的问题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劳工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不断增强,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保证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健康、协调发展。本篇论文共分五部分对国际贸易中的劳工标准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我国的劳动法制的现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论文第一部分首先介绍国际贸易中劳工标准问题的背景与现状以及国际贸易中劳工标准的法律渊源。结合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和建议书,笔者认为劳工标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结社自由、自由组织工会和进行集体谈判;禁止童工劳动;禁止强迫劳动;同工同酬以及消除就业歧视。 论文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劳工标准与WTO的相关问题。这一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首先介绍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问题上的对立与冲突,分别阐述了对方所持立场的理由和原因。其次,分别从经济学角度和人权理论角度对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从国际劳工组织作用的不足和单边劳工壁垒的合法性问题等方面分析WTO处理劳工标准问题的现实可能性,从而指出了WTO纳入劳工标准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最后笔者尝试对劳工标准纳入WTO进行制度设计,论述劳工标准问题纳入WTO体系的设想和应当注意的问题,指出劳工标准应具备灵活性。 论文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一种新形式:SA8000标准。该部分从SA8000标准的产生背景、内容以及发达国家支持该标准的可能途径进行相关阐述,最后针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笔者在最后的小结中指出劳工标准已经通过国际商事领域跨国公司的生产行为守则和SA8000的推广渗透到我们的社会之中。虽然从长远看,这种障碍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但较高的标准在特定时期会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障碍。消除这种障碍需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合作,而不是单方面采取行动。 论文的第四部分阐述了劳工标准与我国的劳动立法。其中分析了国际劳工标准与我国劳动立法的关系以及我国劳动法制建设的现状,并通过比较我国劳工标准与核心劳工标准看我国劳动法制在自由结社权、集体谈判权、平等就业权、强迫劳动和童工问题五个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论文第五部分为“我国参与国际劳工标准的对策”。该部分提出了在当前国内国际的大形势下,我国应对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对策。认为我国要进一步完善《工会法》与《劳动法》,保障工人的自由结社权与集体谈判权,逐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就业中的歧视,加强法律的实施与监督,杜绝童工现象,改革劳改制度,废除劳教制度。除了完善我国本身的劳动法制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认真研究和批准的有关国际劳工标准的公约。最后笔者提出了要积极推进劳工标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适当平衡,即反对在国际社会制定单一的劳工标准,应考虑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的客观现实,制定一种“共同但有差别”的国际劳工标准。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刚;;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新的贸易保护主义[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4期

2 王向前;论构建适应集体合同制度要求的工会制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龚柏华,刘军;从WTO和人权国际保护角度评在中国推展SA8000标准[J];比较法研究;2005年01期

4 李树;蓝色壁垒的设置与我国的应对策略[J];经济纵横;2005年03期

5 金雪军,王晓荣;自愿劳工标准的现状和发展:基于SA8000认证的经验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8期

6 刘笋,李国赓;关于“与贸易有关的问题”及WTO调整范围的若干思考[J];法商研究;2003年05期

7 周长征;WTO的“社会条款”之争与中国的劳动标准[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03期

8 张康,张舒;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劳工标准”问题[J];前沿;2005年07期

9 刘超捷;论WTO劳工标准之争与中国“劳动三权”制度的完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朱智m:;对劳工标准之争的博弈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超捷;论WTO劳工标准之争与中国劳动法制的改革[D];苏州大学;2002年

2 赵莉;国际贸易中劳工权利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3 宗泊;WTO框架下的国际劳工标准[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钱宇宏;WTO和社会条款——劳工权益国际保护的法律困境[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2288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288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5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