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同质性与竞争性及制度耦合——决定集体谈判结构集散度因素的理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11-06 20:31
【摘要】:本文构建了以劳动同质性和竞争性为主要影响因素的集体谈判结构集中-分散化的多因素劳-雇策略分析框架,并通过回顾西方工业化国家集体谈判结构的先集中再分散的发展趋势检验了各因素的作用。文章认为,发展我国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应在提倡雇主自律模式的同时,重点推进按强劳动同质性划分的中小规模的地域、产业的谈判结构,提出了建立与集中化结构相对应的工会组织、工资指导制度等以实现制度整合的建议。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construct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multi-factor labor-employment strategy with 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structure, which takes labor homogeneity and competitiveness a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By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structure in wester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the function of each factor is tested. The article hold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industry should promote the negotiation structure of small and medium scale and industry according to strong labor homogeneity, while advocating the self-discipline model of employer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establishing trade union organization and wage guidance system corresponding to centralization structure in order to realize system integration.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303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乔健;;工会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2期

2 姜颖;对集体合同形式化的反思[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赵炜;;基于西方文献对集体协商制度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05期

4 叶晓明;徐辉平;;试论我国的集体合同制度[J];企业经济;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扬波;;私有制企业劳资博弈与利益均衡机制的构建[J];北方经济;2011年14期

2 陈闽红;李玲慧;;中国社会转型期政府对集体谈判制度的推进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欧阳帆;;法国公共部门集体谈判制度探讨[J];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肖平容;;工会集体谈判权缺位的制度障碍与策略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5 吕楠;;自由主义·合作主义·新保守主义·第三条道路——英国政府劳资观的嬗变与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3期

6 赵小仕;;劳动关系中的集体谈判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7期

7 肖胜方;刘继承;高鹏飞;;政府在集体谈判制度中的角色定位探析[J];法治论坛;2011年02期

8 杜雅清;;论集体谈判制度下的劳工权益最大化——以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2年09期

9 金红梅;;西方国家集体谈判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2年16期

10 冯祥武;;珠三角地区工资集体协商的现状和相关理论问题[J];法治研究;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培峰;孙春苗;;农民工维权组织的生存之道——以番禺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为例[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诸彦含;员工交换关系感知对个体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梁茵;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崔驰;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合作型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勇;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工会利益整合—表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侯玲玲;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企业工资形成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陈光;冲突到稳定[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缪榕楠;大学教师任用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鹊林;南非集体谈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_,

本文编号:2315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315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f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