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工作时间、业余生活与农民工城镇就业——基于上海市1446个调查样本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12-21 19:52
【摘要】:本文基于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农民工在城就业的工作时间和业余生活做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平均工作时间远远超过国家《劳动法》规定的标准,而业余生活比较单调。较多的工作时间和单调的业余生活表明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和就业环境并不乐观,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之一。完善制度设计、逐步改善农民工在城就业的生存状态和就业环境是城镇企业和相关部门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Abstract]:Based on 1446 survey samples of migrant workers in Shanghai,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working time and amateur life of migrant workers in urban areas by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average working hours of migrant workers far exceed the national labor law standards, while amateur life is more monotonous. More working hours and monotonous amateur life show that the living conditions and employment environment of migrant workers are not optimistic and have become one of the obstacles to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Perfecting the system design and gradually improving the living state and employment environment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city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urban enterprises and related departments must pay attention to.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民工荒视角的农民工城镇就业行为及其治理模式研究”(编号:7117315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农民生产风险态度的假说与实证”(编号:70673065)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城镇化推进中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趋势及长效机制研究”(编号:10YJC790032);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风险管理问题研究”(编号:200802471084)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现代教育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和作用研究”(编号:EAA080254) 上海市社科规划课题“上海市农民工务工风险管理问题研究”(编号:2008EJB007)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课题“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理与长效机制研究”(编号:10ZS30)
【分类号】:F249.2;D4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程名望;史清华;刘晓峰;;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推到拉的嬗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程名望;史清华;关星;;农民工进城途径:选择、嬗变与理性回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程名望;史清华;赵永柯;;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07年01期

3 程名望;史清华;;农民工进城务工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04期

4 黄金来;;再论农村基础教育的方向——对一种错误观点的澄清[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9期

5 林坚;葛晓巍;;我国农民的职业流动及择业期望[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程名望;史清华;;农民工进城务工文化差异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胡俊波;禀赋、不确定性与转型期农村劳动力转移[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2 李丽辉;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流动的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3 程名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动因与障碍[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宋丽敏;中国人口城市化与城镇就业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5 陈浩;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6 张军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玉其;劳务输出与贫困地区农村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张晶晶;农民工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邓发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李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分析[D];兰州大学;2007年

5 侯善惠;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6 何琼峰;中国人力资本区域迁移、空间配置与经济增长[D];湖南大学;2007年

7 谢长进;西藏现阶段产业结构的特征、成因及调整路径选择[D];西藏民族学院;2007年

8 朱颖琼;城镇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D];苏州大学;2007年

9 王余;中国农民分层的经济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贺彩银;民营对外贸易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蔡f ;中国就业统计的一致性:事实和政策涵义[J];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03期

2 史清华,卓建伟,郑龙真;农民外出就业及遭遇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仁;;多数农民工进城定居盼留承包地[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9期

2 吕颖;刘荣刚;;城乡和谐视野下的农民工与城市发展问题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4期

3 张加明;;农民工市民化的几点思考[J];农业考古;2011年03期

4 ;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象[J];建筑工人;2011年08期

5 孙芬;曹杰;;从女性劳动参与率审视我国社会政策的调整[J];社会科学家;2011年06期

6 陆地;;你们公司“SA8000”了吗?[J];黄金时代;2004年05期

7 曹杨;;社会排斥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压力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8 张翔;;中国农村留守家庭的调查与思考——基于对襄阳市谷城县刘洲村的调查[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9期

9 张新勇;;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工[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9期

10 吴炜;朱力;;宿舍劳动体制对农民工权益的影响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小浜;郭科;黄海涛;;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和社会融入现状及对策[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张震宇;;浅析农民工问题[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毅;;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郑晓茹;;第二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分析——基于贵阳市南明区的调查[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梁丹丹;;公平视野下的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分析[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6 向丽红;黄鹤;;农民工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郑晓茹;李国和;;城市亚群体生存状况分析——以贵阳市云岩区农民工为例[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吉林省委党校课题组;费杰;;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9 叶鹏飞;;农民工城市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10 刘萍;;对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思考[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韶辉;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难迈数道坎[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江西省赣州市市长 王平;让农民工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N];人民日报;2010年

3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姜长云;农民工正在推动城市社会变革[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4 胡九湘 李雁;社区农民工工作获肯定[N];南宁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潘跃;新生代农民工:如何让梦想变成现实[N];人民日报;2011年

6 民进江西省委 共青团江西省委 执笔人 邹勇文 杨华星;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难在何处?[N];人民政协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熊飞;让新生代农民工有效融入城市[N];河南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李勇 唐婷 张斌 整理;农民工,开启春天的旅程[N];湖南日报;2011年

9 李力;采取综合措施做好农民工工作[N];经济日报;2011年

10 白柏 赵瑜 本报记者 肖萌;新生代农民工调查:让有条件的农民工融入城市[N];锦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晓坚;农民工待遇问题的历史考察[D];苏州大学;2010年

2 朱贵云;中国农民工收入与生活状况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徐彤;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于丽敏;农民工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贾楠;农民工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伦刚;法治进程中当代中国农民工非正式的利益抗争[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孙波;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张领;流动的共同体[D];浙江大学;2010年

9 孙丽璐;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郝清;城市农民工人力资本转化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晓青;浙江省中小企业农民工社会融合状况调查[D];南京大学;2011年

2 杨悠悠;农民工融入当地社区的社会和制度壁垒[D];浙江大学;2010年

3 王兴梅;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刘杨;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5 徐静;社会空间理论视角下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李艳;农民工认同问题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7 曹成文;健康被漠视的群体[D];中南大学;2010年

8 刘欣;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禹铭铮;农民工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杨倩;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性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389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389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a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