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法的热点及其新发展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霞;;竞业限制:《劳动合同法(草案)》中的规定及不足[J];中国劳动保障;2006年06期
2 刘远风;张德明;;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困境探析[J];调研世界;2006年01期
3 黎建飞;丁广宇;;竞业禁止义务规范研究——以英国法为比较视角[J];法学杂志;2006年04期
4 关怀;;《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J];法学杂志;2006年05期
5 侯玲玲;曹燕;;劳动派遣关系的法律规制研究[J];法学评论;2006年06期
6 陈步雷;;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构造分析与改进构想[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蔡高强;张军莲;;从国际劳工标准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J];河北法学;2006年03期
8 吴文芳;韦yN;;派遣劳工就业权保障的法律分析[J];江淮论坛;2006年05期
9 董保华;;建立定期合同与不定期合同的新平衡[J];中国劳动;2006年02期
10 李培志;;《劳动合同法》应全力扭转合同短期化趋势[J];中国劳动;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询书;;试论政府在劳务派遣中的主导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褚利民;;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1期
3 谢增毅;;美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兼评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4 张然;唐静;;劳务派遣:农民工就业的新模式[J];商业研究;2008年04期
5 张帆;胡洪;张婷;;从权利倾斜配置角度看《劳动合同法》[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刘文会;;鼓励劳动诉讼司法政策的反思[J];长白学刊;2009年02期
7 关凤荣;;劳动派遣基本问题的法律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刘焱白;;论《劳动法》中利益争议处理方式的规约[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China's Migrant Workers' Social Security[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年02期
10 谢奕;;论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以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制度为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何小勇;;劳动权益保护的坚持或妥协——论对劳动派遣用工的法律规制[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蒋冰晶;户兆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方的利益平衡[A];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姚建军;;竞业限制不正当竞争诉讼研究——以竞业限制与商业秘密的关系为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周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动契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崔驰;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合作型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凌竹;退休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詹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8 刘海云;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9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于淼;ZZDL公司劳务派遣业务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胡乾锋;中国船员派遣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安增莹;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几点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华武;我国劳动争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10 李恒;主要发达国家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研究及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诚;各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面临的共同问题及趋势[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上)[J];读书;2006年02期
3 陈步雷;;论工会工作者的角色冲突和义务层级[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沈根荣,张维;国际劳工标准问题及其最新发展[J];国际商务研究;2004年03期
5 石宏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4年02期
6 赵宇峰,赵亮亮;中国加入WTO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J];江汉论坛;2004年03期
7 王全兴,侯玲玲;劳动关系双层运行的法律思考——以我国的劳动派遣实践为例[J];中国劳动;2004年04期
8 董保华;劳务派遣的法学思考[J];中国劳动;2005年06期
9 薛孝东;国内外劳务派遣立法比较[J];中国劳动;2005年06期
10 于文吉;试论建设与完善社区社会保障体系[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智民;陈洪周;;农民工,《劳动合同法》难以承受之重[J];法律与生活;2007年14期
2 彭光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深层目的[J];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Z1期
3 程淑荣;;劳动合同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咨询台[J];四川劳动保障;2007年11期
5 问清泓;;劳动法与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兼评《劳动合同法(草案)》有关规定[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钱叶芳;;保护不足与保护过度——试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倾斜保护的“度”[J];法商研究;2007年03期
7 张丽;;《劳动合同法》的漏洞和缺陷[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04期
8 兰小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社会价值探讨[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龚晓龙;;刍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支付的法律适用[J];法制与社会;2009年07期
10 ;签订劳动合同须注意九大事项[J];农民科技培训;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小平;;新时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2 冯亚;孙晓军;杨德文;许青;;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郭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立法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钱祥福;;试论工会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的途径与方法[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5 陈诗达;;完善劳动(集体)合同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6 陈诗达;;收入分配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7 韩卫军;;劳动争议诉讼的受理和立案要求[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姚彬;黄良军;;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段越鹏;;浅议天津市建筑业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问题及对策[A];科学发展——七省市第九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游春;;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大力;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N];大众科技报;2007年
2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 李援;我国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N];工人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雷斌吉;劳动合同,你签订了吗?[N];巴中日报;2008年
4 汪良波;《劳动合同法》的创新[N];湛江日报;2007年
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乔新生;裁员与政府责任[N];中国财经报;2007年
6 副市长 王涌翔;贯彻《劳动合同法》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N];朝阳日报;2007年
7 见习记者 黄晶邋记者 袁锋;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权益[N];海南日报;2007年
8 黄强;解析《劳动合同法》不会成企业负担[N];商务时报;2007年
9 林乐君邋记者 王玮;劳动者渴求织密维权保护网[N];黑龙江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潘燕 王红;一纸虽小,能越维权关山[N];郑州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2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杨正喜;珠三角以农民工为劳动者的劳资冲突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于欣华;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9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雪梅;劳动合同法视野下的劳动关系和商业秘密保护[D];复旦大学;2008年
2 张新梅;劳动关系中的利益平衡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卿松;《劳动合同法》施行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刘松珍;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黄春伟;基于契约分析的劳动关系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吴智贵;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孙振宏;劳动合同单方解除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赵冬梅;农民工劳动权保障的法与社会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赵耀中;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之比较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10 李娜;劳动合同法的利益观及其实现[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03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403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