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清包人”的法律规制

发布时间:2019-01-27 11:27
【摘要】:建筑工程的层层转包是建设部明令禁止的,从建筑法上讲作为自然人的“清包人”(俗称包工头)是没有劳务承包资格的,但是目前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却大量存在自然人分包劳务工程,由其招用劳动者完成工程任务的情况。对于“清包人”承包劳务而发生的一些问题,典型的是其所雇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的处理,由谁来承担事故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同一类案件在不同地区,甚至在同一地区同一法院都存在作出不同判决的现象。以下两个案例均是自然人分包建筑劳务工程,其雇用的劳动者发生工伤,一个发生在江苏省(案例一),一个发生在四川省(案例二),两起工伤事故中受伤害劳动者均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江苏的劳动保障部门不予受理,四川的劳动保障部门作出了工伤认定。同是建筑行业劳务分包过程中发生的工伤事故,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处理结果。就清包人的法律规制问题,我们约请了四川省劳动保障部门、法院、企业(发包人)、劳动法专家等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Abstract]:The subcontracting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s explicitly prohibited by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In terms of construction law, the "Qingbao person" (commonly known as the contractor), who is a natural person, does not have the qualification to contract for labor services. However, at present,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natural person subcontracting labor project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by which the workers are recruited to complete the project tasks. For the "Qing contractors" contracted labor services and occur some problems, typically its hired workers to deal with industrial accidents, by whom to assum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ccident? In judicial practice, the same kind of cases in different regions, even in the same court, there is a phenomenon of different judgments. The following two cases are subcontracted construction services by natural persons, one in Jiangsu Province (case one) and the other in Sichuan Province (case two). Two industrial accidents in the injured workers to the local labor security department to apply for industrial injury Jiangsu labor security department not to accept Sichuan labor security department to make the industrial injury identification. The same i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labor subcontract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accidents,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treatment results. On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Qing Bao, we invited Sichuan labor security department, courts, enterprises (contractors), labor law experts to discuss this issue.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建国;;用他人身份证签合同仍可构成事实劳动关系[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4期

2 张国成;阳露;王祖云;李子其;杨丽;王建军;;“清包人”的法律规制[J];中国劳动;2006年07期

3 李瑞;;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J];法治论坛;2007年02期

4 王国兴;对一起事实劳动关系案例的处理与思考[J];中国工运;2002年06期

5 孟亚生;;冒名顶替者工亡,应赔偿还是死了白死?[J];工友;2011年01期

6 李少宝;;咨询热线[J];农村工作通讯;2005年10期

7 邢新民;档案关系不等于劳动关系[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0年12期

8 沈和平;;挂靠单位的职工工伤如何认定[J];中国审判;2010年02期

9 吴向红;李炳安;;雇佣关系性质论[J];就业与保障;2006年01期

10 文泽;;劳动关系认“名”还是认“人”[J];四川劳动保障;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国锡;冯向英;;试论取保侯审与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争议案件引发的思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刘永佶;;完善民主法制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高潮;本案中的事实劳动关系能否解除[N];人民法院报;2006年

2 赵高潮;本案中的事实劳动关系能否解除[N];人民法院报;2006年

3 潘忠华;推不掉的劳动关系[N];江苏法制报;2005年

4 晓义;合同期满不办终止手续就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吗[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5 记者 ;事实劳动关系能随意终止吗?[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6 河北燕赵众诚律师事务所 梁波;只要构成事实劳动关系就应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N];石家庄日报;2005年

7 李卫邋姚泳海;兼职构成事实劳动关系[N];中国企业报;2007年

8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人民法院 韦莉芬;本案保险代理合同关系能否视为事实劳动关系[N];人民法院报;2007年

9 ;邮政代办员与邮政局之间不是劳动关系[N];徐州日报;2006年

10 张留兵 张驰;公司被判支付赔偿金近万元[N];法制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凯;美国劳资关系法的博弈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赵娜;二战后英国的经济与立法[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3 战东升;日本法上的解雇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刘长英;中国多元劳工法制的近代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裴勇真;韩国船员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6 朱懂理;试论我国消除就业与职业歧视立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平井常雄;论日本终身雇佣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8 郑义杰;商业秘密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邓齐滨;哈尔滨解放区劳动法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曹禹;我国农民工基本权利的法律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16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416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4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