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投资中国的企业和劳动法

发布时间:2019-03-17 19:32
【摘要】:正 一、中国劳动法的特征(一)基本定位。在现代中国的劳动法中最重要的是1994年制定并于次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法》(以下提到《劳动法》原则上指本法)。并不是说以前中国没有有关劳动关系的法律,该法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是为适应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制定的。这部法律可以说基本具备了现代欧美资本主义诸国的劳动法(也是日本劳动法所继承的)的各项
[Abstract]:Firs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labor law (1) basic positioning.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 labor laws in modern China is the Labour Code, which was enacted in 1994 and came into effect on January 1 of the following year (the following reference is referred to in principle to this Law). It is not that China did not have labor relations laws in the past. The greatest significance of this law is that it is designed to adapt to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ition to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is law can be said to have basically possessed the labor laws of the modern European and American capitalist countries (also inherited by the Japanese labor law).
【作者单位】: 日本筑波大学社会科学系;
【分类号】:F279.2;D9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广君;李相林;;谈劳动合同中的几个法律问题[J];辽宁经济;2007年06期

2 曹燕;;劳动合同的法律构造与功能分析[J];河北法学;2009年01期

3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关系如何处理?[J];工友;2009年03期

4 何牧;;对“恶意欠薪”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年33期

5 ;关于固定工签订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答复[J];劳动内参;1996年06期

6 江云;;未签劳动合同如何争取工伤待遇[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年05期

7 山川隆一;李韧;;投资中国的企业和劳动法[J];国际经贸研究;1998年01期

8 王涛;谢焱;;法律社会学视角下的劳动关系[J];江苏科技信息;2005年S1期

9 张鲲;;浅析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区别[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田桂莹;齐依南;;浅谈大学生求职中的合同签订技巧[J];教育与职业;2007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荣林;;实施《集体合同规定》是稳定劳动关系的根本[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四辑)[C];2005年

2 朱文岩;;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的再思考[A];河南省冶金企业创新与和谐发展研讨会——暨技术经济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诗达;;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现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4 唐元;;国企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主要做法、问题和建议[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5 董保华;裘国梁;张宪民;戴建平;屠可风;宋志宏;周开畅;陆胤;关馨;徐颖;宋靖;朱懂理;薛孝东;朱雯雯;吕岗;;劳动关系多方协调机制研究(总报告部分)[A];2005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5年

6 黄景洲;;基于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的企业管理措施探讨[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7 陈诗达;;导论:和谐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和谐的基础[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8 陈诗达;;劳动合同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9 陈诗达;;收入分配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10 王健;;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再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充分发挥三方协调机制的作用[N];中国企业报;2006年

2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 王贵平;推进两个合同制度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工人日报;2007年

3 郁颖 志荣 璐琴;我市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临汾日报;2005年

4 西林召;要权利也要尽义务[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5 王兰胜 双力律师事务所协办;劳动关系不能随意解除[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王云飞 陆占奇;企业应该“唱”主角[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7 张喜亮 周祈军;改制企业职工劳动关系的处理[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8 郭晓宇;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算[N];法制日报;2007年

9 丁胜如;浅谈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N];工人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喻凯芳邋通讯员 方成;保税区致力打造劳动关系 “和谐园区”[N];宁波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于桂兰;私营企业工人劳动力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何勤;北京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田巍;和谐劳动关系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6 高杰;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8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梁茵;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詹婧;企业民主参与动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立新;论事实劳动关系当事人的权益保护[D];郑州大学;2004年

2 张怡超;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杨洋;集体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4 尤垒;论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D];苏州大学;2003年

5 付大鹏;政府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雷向春;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D];吉林大学;2004年

7 廖媛媛;试论我国劳动法关于试用期的一些问题[D];四川大学;2007年

8 刘玉琳;丽水私营企业农民工劳动关系的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洪秀丽;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毕振力;劳动关系中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42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442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8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