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公司高级职员与劳动者的身份界定

发布时间:2019-04-24 08:25
【摘要】:高级职员与公司之间存在的是一种民事代理关系,而不是劳动法上的劳动关系。我国目前的劳动法理论和实践,应该明确承认高级职员与公司之间存在的是一种民事代理关系,应受民法调整,而不是受劳动法调整。
[Abstract]:What exists between senior staff and company is a kind of civil agency relationship, not labor relation in labor law. At present,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abor law in our country should clearly admit that there exists a kind of civil agency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ior staff and company, which should be adjusted by civil law, not by labor law.
【作者单位】
【分类号】:F272.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唐英;公司高级职员劳动关系略论[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健;企业家能力、控制权转移与企业剩余收入的分配[J];东南学术;2000年06期

2 傅道庆;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安排及价值评估[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1期

3 陈凤霞;;试论公司经理与董事会关系——关于业务执行权和代表权[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佟爱琴;徐晓东;;人力资本的剩余索取权与资本收益的安排[J];管理科学;2005年06期

5 程宗璋;;公司经理权的滥用和公司治理机制的重建[J];经济管理;2002年24期

6 佟爱琴;金晶;杨柳;;人力资本价值计量及其企业制度创新[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06期

7 吕琳;劳动关系特殊形态及其法律问题研究述评[J];中国劳动;2004年04期

8 胡新华;公司经理的法律地位[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9 李玉玲;企业并购中多个交易主体的风险分析[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10 陈躬林,高兴民;论企业制度的演进[J];求是学刊;200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傅道庆;董事会治理与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2 杨淑君;所有者与经理人双向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雅蓓;西方各国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及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D];河北大学;2000年

2 曾青春;从合同角度对企业产权的探讨——兼论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芸;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状况与治理结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4 王晓媛;公司经理法律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5 李大鹏;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6 涂洪武;论企业理论——边界与一体化[D];福州大学;2003年

7 刘细良;公司经理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8 杜平;中国民营中小企业跨国发展的制度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9 陈凤霞;公司经理法律地位探析[D];四川大学;2003年

10 罗显刚;科技型事业单位改制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湘林;刘春芳;;劳动与组织内在激励效应的关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0期

2 黄琳;;辽宁民企劳动者薪酬同比增近三成[J];共产党员;2011年11期

3 张廷栓;;论企业人力资源租赁中的法律风险防范[J];中国商贸;2011年20期

4 马昕;尤刚;;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现代企业;2011年07期

5 侯晓峰;;生产力理论与企业信息化价值的评估和体现[J];中国信息界;2011年07期

6 申兆光;朱慧强;;正确认识股份合作制改造中的问题[J];农村研究;2000年01期

7 山川隆一;李韧;;投资中国的企业和劳动法[J];国际经贸研究;1998年01期

8 李伟;;“暴力裁员”尊重何来[J];人力资源;2011年07期

9 陈洁;;论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及法律防范[J];中国商贸;2011年20期

10 赵德淳;;论人才流动与保护商业秘密的关系[J];干部人事月刊;200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邦盛;;开发劳动者创造力是构筑企业创新体系的基础[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孙锦华;;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与劳动者动力机制的再造[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3 朱方明;邢振东;;信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4 金雪军;;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思路的比较[A];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C];1990年

5 胡琛;;全民企业的改革[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深化企业改革[C];1987年

6 李光宇;;全民企业应否股份化[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深化企业改革[C];1987年

7 何伟达;;在国有企业实行资本劳动分享制[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8 郭承运;;从企业创建形式和机制的发展看企业管理的发展[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杨锦英;吴君槐;;利益共享:构建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基础与发展方向[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陶友之;;企业“二元结构”的成因、危害与根治[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晓音;代理权变异下 洋家具寻找成长法则[N];中国经营报;2011年

2 陆明;采取措施改变劳动者“超时劳动”现状[N];工人日报;2006年

3 王玉鑫;雷射电脑有限公司获得Roland DG公司中港澳总代理权[N];中国包装报;2005年

4 记者 励漪;多劳多得不是加班借口 计件工资须守工时规定[N];人民日报;2006年

5 王永华(作者单位系太原公路分局);现代企业制度中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N];科学导报;2006年

6 戴志忠;企业把好用工关的几点措施[N];江苏经济报;2007年

7 海文;海尔真牛 外商争夺MRV代理权预付500万[N];中国信息报;2000年

8 李炳炎;国企应成为劳动主导型的现代企业[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李增义邋记者 李e,

本文编号:2464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464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8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